另外一份有关黑龙江资源的分析报告,这也是目前电脑内所有资料中,有关黑龙江最详细的资源分析报告了:
黑龙江省的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丰富。至今年年底,在全国已发现的一百四十七种矿产中,黑龙江省内已找到一百四十四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的百分之七十八;发现矿床、矿点一千六百多处。在全国已探明储量的一百三十多种矿产中,黑龙江省已探明储量五十六种。在探明储量的矿产中,保有储量居全国前三位的有石油、石墨、铸石用玄武岩、金、矽线石、熔炼水晶、火山灰、沸石、钾长石、泥炭和黄粘土等十一种,其中石油、石墨、铸石用玄武岩、黄粘土、砂金等保有储量居全国首位。
在黑龙江省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中黑色金属矿产有铁、钛,其中已开采利用的矿产有铁;有色金属矿产有铜、铅、锌、镍、钴、钨、锡、鉍、钼,其中已开采利用的矿产有铜、铅、锌;贵金属矿产有金、银、铂族金属,其中已开采利用的有金、银;稀有、稀土金属和分散元素、放射性矿产有钽、铍、镓、锗、銦、镉、硒、碲、铀,其中已开采利用的有镉、銦、镓、硒;非金属矿产冶金辅助原料有熔剂用石灰岩、白云岩、萤石、耐火粘土、铸型用砂、矽线石,其中开采利用的有石灰岩、白云岩、萤石(已停采)、耐火粘土、铸型用砂、矽线石;非金属矿化工原料有硫铁矿(伴生硫)、磷(伴生)、钾长石、化肥用蛇纹岩、硼、砷、泥类,其中开采利用的有硫铁矿(伴生)、磷(伴生)、泥炭;特种金属矿产有压电水晶,熔炼水晶均已开发利用;建筑材料及其它非金属矿产有水泥用大理岩,水泥用配料粘土,玻璃用石英砂、陶瓷粘土、珍珠岩、铸石用玄武岩、膨润土、云母、石榴子石、火山灰、黄粘土、石棉、高岭土、石墨、沸石,其中已开采利用的有水泥用大理岩、水泥配料粘土、玻璃用石英砂、陶瓷粘土、珍珠岩、铸石用玄武岩、膨润土、火山灰、黄粘土、石墨、沸石;燃料矿产有煤、石油、天然气均已开采利用;地下水已探明储量并已开采。
黑龙江省的矿产资源,以石油、煤炭、黄金、石墨最为著名。此外,有一些矿产资源很有地方特色。
一、石油
黑龙江省的石油集中分布在松辽盆地的北部。这里是白垩纪发展起来的大型断陷盆地,堆积了巨厚的含油地层及较厚的新生代沉积。由于埋藏深,没有油苗出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一些中外学者曾对这一带进行地质调查工作,没有找到石油,一些英、日地质学者都认为在中国东北地区找油希望不大。中国地质学家首先提出了陆相生油学说,李四光在《从大地构造看中国石油勘探的远景》中指出:松辽平原是中国勘探远景最大的地区之一。
在李四光等杰出的地质学家科学论断的指导下,一九五五年开始在松辽平原找油,一九五九年九月二十六日,位于安达县大同镇的松基三井喷出了工业油流,发现了大庆油田。
大庆油田是中国最大的油田。无论是探明的地质储量还是年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它也是世界著名的特大型陆相油田,探明的地质储量列世界大油田的第十五位,可采储量列世界大油田的第十三位。自一九六零年投产到今年年低已开采若干年,一九七六年原油产量达到五千万吨以上,到今年年底已稳产多。
白垩系松花江群是松辽盆地内最重要的含油岩系。可划分为上、中、下三个含油层组合和扶余、杨大城子、葡萄花、萨尔图、黑帝庙等五个工业油层。主要生油层为青山口、伏龙泉组上部,部分姚家组和伏龙泉组第三段亦可生油。盆地内油气的聚集受构造和岩性因素的控制,主要油气藏类型有:构造油气藏,构造岩性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大庆油田及其周围现有油气田二十三个,共有一百二十三个油气藏。主要有喇嘛甸、萨尔图、杏树岗、太平屯、高台子、葡萄花、朝阳沟、杏西、宋芳屯、龙虎泡等十多个油田。
松辽油区的发现,在中国石油勘探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在石油地质理论上,改变了陆相地层“贫油”的认识,从而把中国石油地质的理论和科学技术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煤炭
黑龙江省煤炭资源丰富,是中国重要的煤炭产地之一。其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截至今年年底全省累计探明煤炭储量一百二十五点八亿吨,其中统配煤矿利用储量八十九点八亿吨、地方煤矿利用储量十六点二亿吨、尚未利用的其他煤田及勘探区储量一十九点八亿吨。黑龙江省煤种齐全,包括褐煤、烟煤、无烟煤均有。烟煤中又分长焰煤、不粘结煤、弱粘结煤、气煤、肥煤、焦煤、瘦煤及贫煤。在各煤种中,以气煤为主,占全省总储量的48;其次为焦煤,占全省总储量的百分之二十二。黑龙江省的较大煤田集中分布于东部的合江和牡丹江地区。省内著名的鸡西、鹤岗、双鸭山和勃利(七台河)四大煤田以及依兰、集贤、东宁、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