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店藏在老街的拐角,木质柜台后摆着各式各样的工具,老板是个戴老花镜的老头,正用游标卡尺量着螺栓。
“灯塔上的合叶得用304不锈钢的!”
老头推了推眼镜:“海水腐蚀性强,普通的用不了仨月就锈穿了。”
轩辕坤拿着扳手比画:“有没有更长点的套筒?”
老头从货架上抽出个锈迹斑斑的铁皮盒:“这个是以前修船用的,进口货,就是沉了点。”
他突然压低声音:“你们去灯塔小心点,前阵子有渔民说半夜看到塔顶有绿光。”
赵琰付了钱,拎着工具袋走出五金店,发现街角的杂货铺正围着一群人。
凑近一看,原来是卖冰棒的老太太推着自行车经过,车斗里的保温箱盖着厚棉被。
“绿豆的三分钱一根,奶油的五分钱。”
老太太掀开棉被,露出花花绿绿的冰棒纸。
火女不知何时也挤在人群里,手里举着两根绿豆冰棒跑过来:“快吃快吃,再不吃就化了!”
她把一根塞给赵琰,自己那根已经咬得只剩半截,绿豆粒粘在嘴角。
“你不是在洗蛤蜊吗?”
赵琰咬了口冰棒,冰凉的甜意顺着喉咙往下滑。
“苏海燕说我越帮越忙!”
火女吸着冰棒水:“她让我来买瓶料酒,结果就看到这个了。”
她晃了晃手里的玻璃瓶,瓶身上还贴着民宿的地址标签。
回到民宿时,院子里已经晒满了虾皮,叶晨欣正用竹筛子翻动着,阳光把她的侧脸晒得通红。
“老板娘说晒三天就能收了!”
“尝尝?刚晒到半干,还有点韧劲。”
她拿起一只虾干递过来。
裴秀带着满满一篮子海货回来,有巴掌大的螃蟹,还有装在玻璃罐里的海蜇。
“赶海的时候遇到个阿婆,她说灯塔下面的礁石缝里有海参,不过要等退大潮才能去挖。”
她把海蜇倒进盆里,回头看向几人。
傍晚的厨房热闹非凡。
苏海燕正在擀包子皮,面团在她手里转得飞快,转眼间就变成厚薄均匀的圆片。
火女蹲在灶台前添柴,时不时掀开锅盖看看锅里的蛤蜊有没有开口,被蒸汽烫得直缩手。
“小心点!”
叶晨欣把剥好的虾仁倒进馅料盆:“这些蛤蜊要是开口太大,肉就老了!”
她往馅料里加了勺虾酱,瞬间飘出浓郁的鲜味。
赵琰和轩辕坤坐在门槛上擦工具,扳手和螺丝刀在夕阳下闪着光。
“你说灯塔上的绿光会不会是混沌之力?”
轩辕坤用砂纸打磨着套筒:“上次石魔眼睛里的光就差不多。”
赵琰擦拭着骨刀,刀身映出天边的晚霞:“不管是什么,明天去看看就知道了!”
他突然闻到焦糊味,回头呐喊道:“火女!你的蛤蜊!”
晚饭的餐桌摆在院子里,海菜包子冒着热气,清蒸螃蟹的壳红得发亮,凉拌海蜇里撒着翠绿的香菜。
老板娘端来一坛自酿的杨梅酒,说是解海鲜的寒。
“干杯!”
火女举起酒杯,酒液溅在桌布上:“庆祝我们在石镇打败石魔,在修车铺戏耍恶人,还要庆祝明天顺利修好灯塔!”
众人笑着碰杯,酒液带着淡淡的果香滑入喉咙。
远处传来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偶尔有晚归的渔船鸣笛,星星在墨蓝色的天空中渐渐亮起。
第二天一早,众人带着工具往灯塔出发。
沿海的小路铺着鹅卵石,两旁长满了开着黄色小花的野草,海风吹得人头发乱飞。
火女嫌走路太慢,干脆用火焰灵力催着滑板前进,吓得路边的海鸥扑棱棱飞起一片。
“慢点!”
“别把滑板烧化了,这可是我们昨天在镇上租的!”
苏海燕在后面喊,手里的工具箱颠得哐当响。
灯塔比想象中更破旧,白色的塔身布满了青苔,旋转灯座早就停了,只有锈迹斑斑的铁梯缠绕着向上延伸。
赵琰率先爬上梯子,骨刀别在腰间,手里拎着扳手。
“上面的螺丝锈得厉害!”
他朝下呐喊道:“轩辕坤,把wd-40扔上来!”
轩辕坤接住裴秀递来的喷雾罐,用力往上一抛。
赵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