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我的确了解一些。西方国家的芯片目前已经进入纳米层级。据说他们已经在研发真正意义上的个人电脑”
杜庆安略微回忆了一下说道。
陈国泰微微点了点头。
他知道杜庆安说的是ib公司即将在1981年推出的086和1982年推出的286个人电脑。
其中的286是正式向全世界进行商业发售并普及个人电脑概念的一款划时代产品。
286个人电脑的出现是芯片生产进入纳米层级的深刻体现。286出现之后,芯片的运算速度就以比以前快得多的速度更新迭代。
发展到九十年代,更是出现了清晰的‘摩尔定律’。
杜庆安此时能够说出这个情况,无疑表明国家对于国外的经济情报搜集工作做得相当不错。
“不过我们自己的也不差。徐我们的科研人员有把握在今年也同样让光刻机进入纳米时代。”
杜庆安接着又满脸自信地说道。
陈国泰心里不由得又笑了一下。
杜庆安这是以为他不知道国内光刻机研发的领头人是徐瑞林国士呢。
“这么说的话,咱们国家的光刻机技术总归是要比西方国家差一点对不对?”
陈国泰若无其事地接口说道。
“也不是差得太多。我相信我们科研人员很快就能够”
杜庆安沉默了一下说道。
“二叔,我们凤凰集团无比看好光刻机技术的未来市场,已经下定决心要搞光刻机从研发到投产以及借此生产所有型号芯片的全产业链。由于光刻机的所有零部件加起来不下万个(此时的光刻机没有后世那么复杂),我们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全部搞出来,所以想要走捷径我们其实完全可以向西方国家就地购买”
陈国泰说到这里停了一下,饶有意味地看了一下杜庆安。
他话里的意思非常明显,如果华国坚决不卖,凤凰集团可以向西方国家购买更好的。
“你继续说。”
杜庆安心里动了一下,皱着眉头轻声说道。
“我们知道国家目前的大体情况。国家目前百废待兴。本就微薄的财政收入在保证国防支出之余,还需要投向方方面面,可谓是捉襟见肘。这种情况下,国家根本就没有太多的资金投向光刻机研发领域。而世界工业发展的大趋势是越来越需要芯片。在庞大市场需求刺激下,国外光刻机的发展肯定会越来越快。这种情况下,国内光刻机的发展前景”
陈国泰接着讲了一段,适时闭上嘴巴看向杜庆安。
杜庆安的眉头不由得越皱越紧。
陈国泰明显是在说,国家把光刻机技术如同看家宝贝一样死攥着不放,将会越来越落伍,价值越来越小。
杜庆安很想开口反驳,但张了张嘴却又说不出什么。
毕竟陈国泰讲的都是实话。
可要是让他开口同意出售,却也非常艰难。
光刻机再怎么说,都是关乎国防安全和国计民生的超级重点工业项目,就算比不上西方世界也不能轻易转售。
而且这事他一个人同意根本就没有意义。
“对于这件事,你们凤凰集团的具体设想是怎样的?”
沉默了半晌,杜庆安声音艰涩地说道。
陈国泰精神一振,眼里迅速闪过一丝喜色。
杜庆安这话清楚表明,事情已经从‘没得谈’变成可以交换意见了!
“凤凰这边的初步想法是,先由国家算出国内的光刻机从立项研究开始到发展到现在所投入的所有费用,然后由凤凰来支出这笔钱。凤凰这边只是购买国家的技术成果,不需要国家付出任何实物。这就相当于是凤凰集团为国家的光刻机研究买了单。国家拿到这笔钱,既可以把钱投向其它地方,也可以继续用于光刻机研究。二叔你说这是不是两全其美?”
陈国泰从容不迫地微笑说道。
“两全其美吗?道理是这个道理可是我怎么总感觉有哪里不对劲呢?”
杜庆安点头又摇头,满脸苦恼地说道。
陈国泰默然了一下。
这件事情要说不对劲,那也真的是不对劲。
现时期的光刻机虽然还不像后世那般,是人人皆知的举足轻重的战略级重点机械,但它的本质也已经基本凸显,在某种程度上几乎相当于一个国家压箱底的核弹。
漂亮国早十几二十年就将光刻机项目划为了战略重点,对其生产技术进行严控。
凤凰集团要想从西方世界承接到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