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第32节(3 / 5)

不多,虽然她年纪大了些,但彝族寨子想要的是学会后看得懂医书,捡得起他们的传承,而不是培养一位神医,这点完全没问题。

一连看了几个高血压,白露对杜文星和杜嘉说:“寨子里的人盐吃得太重,老人们又爱吃肥肉,这点以后要注意一下。”拉么大队是有名的养殖大队和核桃大队,他们养的黑猪黑山羊非常有名,且因为他们是山民,又是少数民族,政策什么的也不能太紧,所以养殖队虽然挂着生产队的名义,可其实都是各家自己养殖,每户都养了几头猪,白露来的时候就看见不少放猪小朋友。猪是杂食动物,放出去它也会吃草和虫子。

而村民们又比较尊老,家里有好吃的都紧着老人家,这会儿肥肉是最好的东西了。重盐的腊肥肉加上纯核桃油加上人均吃米酒,种种因素堆叠起来,年轻人还好,老人家里高血压的患病率是白露看过所有村子里最高的了。

“在不缺油脂的情况下,瘦肉比肥肉更有营养,利于身体健康,老人家们可以适当的吃点瘦肉。”咸咸的腊肉香是很香,白露也喜欢吃,但只吃肥肉也不行啊。

村民们没想到孝顺老人还能给老人家吃出病来,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家里的老人确实不爱吃青菜,没有肉的时候宁愿沾着油煎核桃吃窝窝头都不愿愿意吃青菜,不仅是自己的,文星说的其他几个查出来这个病的都是有名的不爱吃菜的“老虎命”。人家医生不是瞎说,家属便决定回去就盯着老人家吃菜,拎着药带着自家一脸菜色的老人家离开了。

拉么大队的村民们人均劳动力,年轻人要种地,老人家要放牛放羊,小孩子要放猪打猪草。大家天天活动身体还是比较好的,除了高血压外患病的最多的是老年女性头痛,山里风大,长时间吹风本就会导致头痛,加上这时候女性辛苦,生了孩子大多只能做几天月子,小产更是休息不了,月子里吹了风,老了一夜一夜的痛,去痛片成了她们的救命药。白露上回挖了不少天麻,做了一味麻芷祛风丸,此刻正好派上用处。

恰好这些人都是当了婆婆奶奶的,白露便以她们自己作为例子,跟她们讲了怀孕和坐月子这个时期休息和保暖对于女性的重要性。如今关于妇女没有什么知识讲座,大家连得了妇科病都不敢来看,白露只能通过这样的机会来给她们科普,还得换一种她们能接受的方式。

“汉人里有个说法叫多年媳妇熬成婆,我听说那些村子里有些婆婆年轻时候吃了苦就心理变态不折腾媳妇不舒服,非要媳妇把自己走过的路走一遭才舒服。可是各位阿嬢想一想,这媳妇坏了身子,影响的可是传宗接代的大事,怀娃坐月子就那么几年,耽误不了多少工夫,可要是不好好休息,不能生了或者人没了,那得干多少年的活才能攒出钱来再娶一个。而且再娶也不好娶,儿子在自家人眼里哪里都好,当娘的都觉得能娶天仙,可大家也是有女儿孙女的,咱们愿意把黄花大闺女嫁给鳏夫吗?”

白露以用“魔法打败魔法”的方法,夸大了传宗接代的重要性,大部分婆婆都只是正常人,她们听白露这么一说了解了坐月子的重要性。就算有那么一两个抱着压媳妇一头的想法,但涉及到利益牵扯也要收敛几分,就算她们听不进去,陪她们一起来的儿子听得进去就行。就着这个机会,白露又跟这些上了年纪的妇人科普了早孕和晚孕的危害。

“家里有女儿可一定要叮嘱好了,嫁过去不能太早怀娃。二十多之前身子还没长好呢,怀了娃可是大伤,男人二十之前有娃了这娃身体也不如其他孩子好,容易生病。”

这些都是有数据支持的,白露直接把本子拿给杜文星,让她去跟看过诊的病人说说那个村谁家夭折了多少小娃,白露则继续看病。遇见来看妇科病的,又跟人科普个人卫生的重要性,清洗下身的盆一定要是专用的,洗完用开水烫或者太阳晒。

她可不会小看这年头妇人们聊天的尺度,这些科普看着繁琐,其实你只要跟一个人说了,要不了两天大半个村子的妇人都能晓得。只要有三分之一或者一半的人重视起来,科普都是成功的,有意义的,起码木家堡那边效果就很不错。

一直到第二天,来了一位胸痛气闷喘不上气的病人。

“白医生,你给看看,我娘这病能治好吗?”病人53岁,是位寡居多年的女人,由她的女儿女婿送过来,女儿眼睛都急红了。

“寨子里以前也有这种情况,犯了几次后竟然活活憋死了,难哦。”一听说胸痛,周围看病的村民用彝话指指点点,白露听不懂他们说什么,杜文星见病人和家属情绪起伏更大,温柔的她竟然发了火把看完病的人都给撵走了。

白露顾不得这些人,静心把脉。

“双手沉缓滑、尺部稍有力。文星,让她把舌头伸出来给我看看。”

杜文星连忙翻译,病人伸出舌头白露一看,舌头上有一层淡淡的舌苔,泛黄发腻,她伸手朝病人身上疼痛的位置,就是第二、第三肋骨摸过去轻轻按压,病人惊呼一声,喘气声更加急切。

“云华,给病人喂救心丸。”

一颗药下去,病人的喘气声很快平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