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的发抖。
芽和猛是从玩泥巴抓蚱蜢开始的竹马情,二十几年了,这两人之间的羁绊,不是他和玄能比的。
他很羡慕这种少年夫妻一路走过来的感觉。
他和玄,竹马不可能,一见钟情的也只有他……
幼崽都有了,现在再纠结谁先喜欢谁,谁喜欢谁的多一点儿,也只是庸人自扰,离别,总是让人多愁善感,风浅深吸一口气,清晨的空气清清凉凉,醒脑。
他和玄之间还会有很多个二十年,等到八十、九十了,回头一看,二十岁就结契的他们,也算是少年夫妻了吧。
风浅拍了拍芽的肩膀,安慰道,“放心,不会有事的。”玄的实力,即使没有兔宝贝,也可以横扫整个棠庭山,带这么多人过去,无非是为了锻炼族人,不会让这些人出现伤亡的情况。
芽抱着幼崽,红着眼圈,点点头,他家猛只要不意气用事,自保还是没问题的。
送走出征的小队,部落有条不紊地开始了新的一天。
蚕桑部落的族人经过两天的休息调整,今日开始正式加入部落的集体劳动中。
他们部落目前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种地和修建石屋。
蚕桑部落的兽人没有锋利的爪子尖,不适合做木工。战斗力一般,但蜘蛛兽人和蝴蝶兽人的探查能力极好,蝴蝶兽人一定程度上还弥补了黎山部落没有羽族兽人的缺陷。九将青壮年的蜘蛛兽人和蝴蝶兽人编进了巡查队。
蚕桑部落其余的兽人则跟着黎山部落和溪山部落的兽人们学着建石屋。部落决定在洛水河东岸给蚕桑部落的族人建石屋。东岸山坡上有成片的桑树,蚕房就建在山脚下,方便养蚕。
至于中间隔着的洛水河,会不会让蚕桑部落的族人感觉受了排挤——完全不存在这个问题。
洛水河东岸的平原种着大片的窝窝绒和花芸豆,河上架着一座坚实的原木桥供族人往来。为了照料田地,桥上来来往往的,每天都不知道要过多少人。
而且,既然要在东岸给蚕桑部落的族人建石屋,风浅打算等过一段时间,水位再低一点儿,到时蚕桑部落的石屋也建的差不多了,有人手了,他打算在洛水河上建一座石拱桥。
木桥会烂,石拱桥建好了,却能千年不倒。
安排好了蚕桑部落的兽人,亚兽人们则跟着黎山部落和溪山部落年轻的亚兽人们学着种地,照顾庄稼,农闲的时候,偶尔组成采集队上山采集。
有了蚕桑部落亚兽人们的加入,种地的任务瞬间轻松不少,风浅调了十几个原来负责种地的亚兽人去了纸坊和墨坊。
纸坊和墨坊这两天刚刚建成,负责建筑的兽人们今天已经去了河东岸,为了迎接即将抢回来的蚕苗,先从蚕房开始建起,今天在挖蚕房的地基。
墨坊建在河边山脚下,方便上山伐烧烟的松木。
烟窑已经建成,西山砖窑那边负责烧陶的亚兽人烧了一套五个大小不一,底部带有拳头大小孔洞的矮胖广口大陶罐。
陶罐倒扣在烟窑上,按着大小顺序,大的在下,小的在上,一个个垒好。两个陶罐之间接触的部位做好密封,防止露烟。
烟窑之上用原木、木板、瓦片搭好棚子,防雨防水。
之后就是烧烟,收烟,洗烟,阴干,阴干之后又是几个月以后的事了。
平时派一个人过来伐松木,烧烟,收烟,看着就行。
纸坊那边,经过几个月的浸泡,要清洗并将树皮撕成细丝,熬煮两三日,再清洗,之后是晾晒,通过晾晒去除树皮中的色素杂质,达到漂白的效果,这个过程又是几个月。
今天要做的是清洗和撕树皮,浸泡了六种树皮,需要的人手多一些,调过来的十几个人基本全在这边。忙完这些,晾晒的时候可以和墨坊那边一起交给同一个人看顾。纸坊就在墨坊下游,紧挨着,几步远的距离,一个人就能忙过来。
忙忙碌碌的五、六日也就过去了,墨坊开始阴干洗过的烟灰,纸坊开始晾晒树皮,负责种田的亚兽人们也晒了一批又一批的地甜果梗,风浅终于能闲下来喘口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