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你放心!不止我一个人觉得味美,回头你问问你女婿和你大外孙!左氏嫡系的少爷和夫人,那会儿都是吃得舔碗哩!
我们前后吃了五六回,啥事没有!而且喝了这种草根炖煮的汤,肠胃舒服得很!
野草不都是天生天长的么?咱先在五十二号院的墙角种上一圈试试看。现在的天气,估摸着不到两个月就能长成!
爹和两个弟弟这段时日就在城里好好转转,寻一个处比较热闹且房子比较好的馆子。咱先把店给买下来,好好装饰一番。”
原身这个爹娘真的没话说。
甘明兰自然也会全心全意为家里人考虑。
她打算等下回去就给狗米草草籽作点弊。
务必要让这些草籽在种下去后,三日之内全部发芽出土。
最后,她还给娘家拿了一千两的小额银票用来开馆子。
甘父甘母都被她的大手笔给镇住了。
甘明寿看着那一卷银票,惊得下巴都合不上:“姐,姐,你,你们这财发得这么大的么?”
甘明兰忍着笑意道:
“知道你姐我如今的能耐了吧?放心,这才一千两而已!我给自己留的私房银钱比这多几倍!
爹娘你们也别推辞,这是闺女孝敬你们的!
咱要干就干一个大的,买个临街的大院子,再把院子里面好好的修整一遍,争取把甘家羊肉汤馆做成百年老字号!”
甘家人都不是拧巴的性子。
他们更看重家人和亲情。
不然,也不会每个月都给甘明兰这个外嫁女,送猪肉铺的红利。
当然,收下这一千两银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
他们在来边城的路上,不幸的被流民或偷或抢走了绝大部分银钱。
现在,一家四口人加起来都不足两百银。
这也是甘洪真急着张罗肉铺买卖,想要寻进项的原因。
结果没想到,自己闺女有这么大能耐。
出手就是千两银。
甘父乐呵呵的将银票收了起来:
“中!爹用你给的银子把羊肉汤馆子张罗起来,今后每月还给你分红!”
甘明兰表示无所谓。
她空间里存着万两黄金,碎银子和银票加起来也有几千两。
如今是有银子都没处花!
甘母、甘明福和甘明寿自然对甘父的提议没意见,还巴不得给她多分点。
有了大事要干,甘家人的精气神马上就不一样了。
恨不得把五十二号院所有的边边角角都翻一遍。
誓要将所有带土的地儿都种上草籽。
接下来,爷仨就在城里满大街的转悠,找人打听铺子的消息。
甘母反之,睁眼闭眼就是在院子里看她的宝贝药草的动静。
三日后,天刚亮。
甘明福兄弟俩还没起床,就听到了他们娘在院子里惊喜的高呼:
“出芽了,出芽了!”
第170章 春
甘明兰最近除了给圆圆小朋友当移动奶瓶。
还时不时进神木空间劳作。
这个季节,正是春蚕孵化的时候。
而蚕卵孵化一共要经过8~9天的催青期,蚕宝宝才能从蚕卵中孵化出来。
刚出来蚕又黑又小,俗称蚁蚕。
幼蚕期间需要人工采集桑叶,并切成细丝投喂。
只有过了三龄小蚕期,才适合放到神木桑叶上让其自行采食。
甘明兰对待养蚕之事,还是很上心的。
尤其是知道邶国丝绸制品的价格后,还暗搓搓的想过,七彩蚕丝做成精美的布帛会不会价值千金?
虽然她不差钱,但也不会嫌金银咬手啊!
每天都要给幼蚕添桑叶、清理蚕沙。
这日。
又帮她守了一个时辰孩子的阿土大王,忍不住跑来挠她的裙摆:
“唧唧唧主人,主人,你什么时候把我们放出去?”
“咦?你不是最喜欢守着圆圆了么?现在圆圆就在空间里呀!”
“嗷嗷嗷幼崽是幼崽!你没发现鼠小弟们现在多得空间都快装不下了么?它们再不能继续这么懒下去,本大王要带着它们出去寻新地盘。”
阿土大王提的这个问题,甘明兰自然已经为它们考虑过了。
“那你带着它们把新家搬去骏马山吧!这片山脉就在边城西门的正对面,山那边有坏蛋们喜欢翻山过来抢东西!”
“吼吼吼主人放心,本大王一定让鼠小弟它们把那片山上的耗子们都团结起来,发现坏蛋就来给你通风报信。”
阿土大王最近已经不满足于帮主人看孩子了!
反正幼崽就在家里,想看它就回来。
但外面已经春暖花开,大王要巡山(继续收小弟)。
阿土大王终归还是个事业鼠!
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