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的外交政策,都是这一选择的衍生产物。原因很简单,或许俄国真的很仇视中国,但俄国绝对不会帮助日本。从地缘政治上考虑,两者之间有着天然的冲突,俄国在太平洋沿岸的港口全部都笼罩在日本列岛的阴影之下,而驻扎济州岛和海参崴的俄国太平洋舰队也随时威胁着日本沿海精华地区,谁也无法对对方放心。至于中国和俄国,俄国的经济重心在欧洲,与中国接壤的中亚和西伯利亚地区是什么情况就不用多说了,而中国经济发达的地区都位于长城以南,与俄国交界的中国领土从来就不是什么不可丢弃的精华地区,那里人烟稀少,统治薄弱,多数时候是中国流放犯人和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俄国之前不费一枪一弹就从中国割让了150多万平方公里,而中国也能从把土地看的比生命还重要的亚历山大三世手中割走近200万平方公里,这些被割来割去的土地不重要的程度可见一般。
但对于英国则不同,英国那些穿着硬领礼服的外交绅士们,从天然倾向上就偏向日本。在中国和日本之间,他们只会选择日本。因为日本够小,再强盛,在他们看来也是可以控制的,是一只可以牵在手中对北极熊在太平洋那头汪汪叫地好杜宾犬。而中国…………他的历史比现在所有文明国家加起来都长!人口是整个欧洲人口加起来的总和,还有着巨大广袤的国土。这么大的块头,万一扶植起来,控制起来该多费力。而一旦控制不住,对大不列颠殖民帝国在印度和东南亚的统治就将是一场灾难…………英国是绝对不会支持中国崛起的,他们需要的是平衡,日本的强大可以帮助他们看好东亚这扇门,而中国的崛起只会打破这扇门。
两支舰队隔着二十海里的友好距离擦身而过,各自奔向自己的目的地。
虽然错过了,但双方都确信终有一天,这两支代表东亚最强大的舰队必将会碰撞在一起,胜败将直接决定两个民族的气运消涨。过去我们输了,但明天呢?关绪清看着远方,海上涛声依旧。
逐鹿东亚 第一百零七章 东南沿海
大清水师南北洋舰队四五十艘军舰组成的庞大舰队绕过广东雷州半岛,进入风平浪静、鱼量丰富的北部湾。
在北部湾的东侧、与广东雷州府隔海相望的就是海南岛琼州府。这几年因为石碌金牛岭铁矿的开发和琼州铁厂的建立,使得这里发展得非常快。
专门为之修建的海口港也随之热闹起来,在港区的的海边,可以看见成片红砖、洋灰砌成的小洋楼拔地而起,穿着黎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服饰的百姓穿梭于期间,或做工,或叫卖着自己的货物。不少夜渔归来的渔船停靠在岸边,就地开始兜售起船上的鱼来,在渔船间,间或还有两三艘等待装货的货船,这些船都悬挂着白色的风帆,让港区远远看去像一条清晰的白线。
实际上,这里的景象可以看作是广东省乃至苏、浙、闽、越东南四省发展的一个缩影。这四省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诞生资本主义萌芽的地方。
江宁、苏州、扬州、杭州、福州、泉州、广州在清末都是数得着的大型商业都市,而且这里还是最早受到西方资本主义侵袭的地方,两次鸦片战争后开放的对外口岸大半分布在这四省。
这四省原本的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被破坏得最严重,也是最早接受西方文化地方,这使得这里不仅有天生的商业基础和氛围和雄厚的商业资本,同时还有良好的经商意识和氛围。加之近代普及教育率先在这四省完成,使得苏、浙、闽、粤四省在天时地利齐备的情况下,又具备了人才优势。因而。在中法越南战争和中英缅甸战争后地第一波工商业发展浪潮率先在这四省席卷开来。
三年间,这四省的工业产值翻了九倍,占到全国工业产值增长额的三分之二;税收翻了六番,占到全国税收的将近一半,用日新月异来形容这里的变化也一点不为过。
从江苏南部的苏州府、扬州府,经上海松江府,浙江杭州府、宁波府、温州府,福建福州府、泉州府到广东的潮州府、惠州府、广州府、雷州府乃至海南岛琼州府的狭长工业带集中了整个大清一半以上的重工业,三分之二以上的轻工业,眼看着这里就是中国的宾夕法尼亚。
关绪清想起前年年初。内阁通过的在江南四省对列强开放口岸建立“典商区”,并在政令和银钱方面给予四省更多支持的政令,像在四省实行优惠税率。吸引国内外资本进入。
在1881年以前,国内地各种名目的商税累加起来高达55。但就是在这样地苛捐杂税下,晋商、徽商、浙商、粤商依旧发展到相当大的规模,这在国外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一方面固然是偷税漏税,另一方面则说明中国商业这块的蛋糕太大,这些商人获得的都是暴利。到关绪清亲政后,他通过各种手段将税率逐渐降低。现在国内的商税大约在25左右,而去年通过地扶植政策,将四省的商税进一步降到了15,这个税率同英国当时在香港实行的税率相同。
另外,为了便于四省发展对外贸易,和从西方国家购买机器、引起人才、技术,大清通商银行将在四省各主要口岸开设分行。受理外汇交易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