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穿越清朝当皇帝 第221节(1 / 3)

他把目光投向远处,仿佛是自言自语的说:“雄狮到了要苏醒的时候了,到时候全世界将会大惊失色,不可一世的俄国人也将遭到中国铁拳最有力的重击!”

莫斯科,是俄国最大的城市和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它位于东欧平原的中部,莫斯科河两岸,同伏尔加河有运河连接,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公元1147年,莫斯科首次见于史册。它最初只是一个小小村庄。1156年修筑城堡。1237—1238年遭蒙古鞑靼人破坏。1480年,莫斯科人摆脱了蒙古鞑靼人的枷锁。自13世纪下半叶,为独立的莫斯科公国的中心。约在14世纪中叶,莫斯科公国又扩大为莫斯科大公国。1547年,伊凡取得了沙皇的称号,从这时起,一直到1711年,莫斯科成为不断向外扩张的沙俄首都。1711年,彼得一世将首都迁往圣彼得堡(今列宁格勒),此后的莫斯科依然是重要的城市,沙皇每年总有一部分时间在莫斯科度过。1812年,拿破仑占领莫斯科并纵火焚烧。名将库图佐夫率领的俄国军队和人民一起打败了拿破仑侵略军,迫使它仓皇撤退。亚历山大二世在1861年改革后,莫斯科的建设有了巨大的发展。它不仅是全俄铁路、公路和运输的中心,而且还成为五海(波罗的海、白海、黑海、亚速海和里海)通航的港口。现在,庞大的中国军队正在近这里,寒冷的莫斯科必将接受一场严峻的考验。

ps:有的朋友说情节有重复,我敢保证没有一段地方是重复的,只不过战术思维和作战方式可能会有类似,毕竟这么多战争内容要想一点也不类似是很难的。另外求鲜花了,好几天了鲜花几乎就没增长,不知道朋友们是不是不喜欢太多的战争场面啊。

雄锋飞扬: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百九十九章 代号雄狮

此时,张作霖在东征军大本营里,着实表现得烦躁不安。

这片大本营修建在一片茂密的森林中,虽然已经寒冬,但大本营的修建却着实下了一番功夫。在这片冰天雪地中,空气中弥漫着腐叶败草的气息。

几栋灰色的简易房由一条沥青小路相连。张作霖的办公、起居在“第一安全区”,那时是由一群木造营房和分成小分隔间的一层水泥地堡组成。几百码以外,在腊斯登堡通往安格堡(大本营的参谋总部)的那条路对面,约雷尔的作战局占据了同样大小的营地——那就是“第二安全区”。

在东征军来到这里不到一个星期时,张作霖就曾在这里夸下海口,预计本月月底就能占领莫斯科。他当时认为俄国陆军已损失大部分精锐部队,恐怕再也没有什么力量与东征军较量。他甚至认为莫斯科的守军可能前来向他求和。

当东征军的前进进程可以用神速来形容,一开始,气势汹汹,煞是像一股台风似的,包围了在维亚兹马和布良斯克之间的两支俄国部队,并使之受到严重损失。之后,远东军的前锋已进抵离莫斯科40公里的地方。这时不光是张作霖,就连他手下的将领们也满以为凭着张作玲的大胆领导,拿下莫斯科是不成问题的。

但是天不遂人愿,刚到这里驻扎的第二天,大本营就迎来了一次大雪。短短的半天时间,这里就被6英寸深的积雪覆盖起来,气温下降到华氏32度,在北方较远的地方只达不到这种温度。

太阳一出来,昔日一望无际的俄罗斯草原,变成了白黑相间的泥潭,纵横交错的土路,已是坑坑洼洼,混合着雪水,泥泞不堪。围攻莫斯科的中央集群,几乎被积雪淤水和烂泥搞瘫痪了。除了步行和最小的手推车之外,什么也无法行动。

在东征军队中,常常见到的是这样一种场面:一群涨中国士兵瑟瑟寒风中缩成一团,或是无精打采地在泥泞的道路上跋涉,或是滚一身污泥,拼命地拖拽着陷入泥潭水坑的大炮和武器辎重。昔日横扫东西伯利亚的威风没有了。于是,诉苦、责怪、发牢骚的报告,纷纷送到张作霖的办公桌上。尽管张作霖心急如焚,但面对该死的天气,糟糕透顶的道路和疲惫不堪的部队,他也无可奈何,只不过天天“妈疤子”声不断。

1月20日,火爆脾气的张作霖再也等不了了,临近上午10点,中方的进攻开始了。按照老样子,先是派出两支飞艇编队对莫斯科前线的俄军阵地一阵狂轰滥炸,大有把每一寸地皮都翻过来之势。然后骑兵师团开始进攻。

通过望远镜,师长卢日科夫看到白茫茫的雪地上,数不清的中国士兵就一点点向这边开进。他放下望远镜,对聚集在战壕里的战士们大声说:“小伙子们,中国人真大方,把这么多靶子送上来让咱们过瘾,咱们可得对得起人家,别让客人来回跑腿儿。把子弹上膛,大炮校准,远点的,让它们吃炮弹,近点的,请它们尝尝子弹!”

轰!中方的大炮首先向对面的俄国阵地发起了怒吼!一支中国骑兵师从三面向俄国人坚守的小山岗压过来,尽管卢日科夫的部下也算经过大战的洗礼,对中国的战术也领教过,可是看到今天敌人一下子开上来这么多中国军队,不免心里有点慌乱,待敌人一阵紧似一阵的炮火打来,一些战士从前面的散兵坑,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