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统帅部方面有着严重的分歧,布柳赫尔同斯大林的意见完全相左,而且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按照布柳赫尔的建议,在这个关头,应该调动在莫斯科以北地域驻防的原北方方面军一部部队,以及西北、西两支方面军的一部分部队向南支援。按照他的说法,这些部队一直以来都是前线的主力作战部队,战斗经验丰富、整体实力较强,是东部地区后备部队所不能比拟的。
针对布柳赫尔的这一观点,斯大林提出反驳,他认为一直以来都在西线作战地主力部队在经历了前一阶段的大规模对敌作战之后,已经相当疲乏。他们需要足够的时间休整,而不是立刻就投入另一场战斗。从另一方面考虑如果从北线、西线抽调兵力向南方支援,那么就必然造成这两个区域的兵力空虚。如果龙军趁机动这两个区域上的攻势,那么后果将会更加的不堪设想。
布柳赫尔对斯大林的顾虑也同样不屑一顾,他反驳的理由听起来同样是头头是道。他认为在经历了前阶段的大战之后,龙军的损失同样也是巨大的,他们原本所保留的是十九个预备师如今已经荡然无存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已经无力在多个战场上同时发动大规模攻势了。因此局部的、具有关键性的意义的大规模战役,才会是他们主打的方向。
就在最高统帅部这种无限期的争吵中,另一个令所有人目瞪口呆的噩耗传来了。日前失踪的第五十六集团军司令员费洛索夫已经叛变了,他可耻的作了中国人的走狗,并在沦陷的罗斯托夫组建了一个什么所谓的“解放俄国人民委员会”,以此充当中国人的宣传工具。另外据中国人发散的传单宣称,费洛索夫还将从那些被俘的红军士兵中挑选一些人,组建一支名为“俄罗斯民族解放军”的部队,用他们去为中国人攻城夺寨。
一开始的时候人们还对这个消息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但是随后一份出自费洛索夫的“告红军战士、俄罗斯人民以及苏联各族人民书”,以飞快的度传到了莫斯科,从而在根本上证实了这个消息的准确性。
从战争爆发至今,一名将军的阵亡、甚至是被俘对红军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是一名将军对祖国裸的背叛,却是一件闻所未闻的大事。因此在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整个克里姆林宫都沸腾了。斯大林亲自下令,解除了费洛索夫在苏联党政军中的一切职务,并开除了他的党籍。而布柳赫尔在这方面做得更狠一些,他命人逮捕了费洛索夫的所有直系亲属以及一些关系密切的朋友、战友,然后以叛国罪的罪名将他们统统的投进了大狱。随后这些人中的一大部分被无情的处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