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想什么怒王宝藏。找间大户人家,当保镖去。”
李景风疑问道:“什么怒王宝藏?”
胡净一边帮他滴羊奶,一边笑道:“这是咱们这一行的传说,据说啊,怒王入京时收了一批贪官家产。怒王战死边关,尸体还是当时华山掌门李疏凉抢回来。大战过后,蛮族退出关外。群侠与义军怕蛮族卷土重来,不敢离开边关,可怒王的尸体不能不收埋。于是李掌门就把怒王的尸体运回京城。要交给当时衡山掌门定闻师太,打算先安葬在京城。”
李景风问:“然后呢?”
胡净笑道:“你真是什么都不知道啊。李疏凉跟怒王这一回京,从此失踪不见,李掌门没后人,他的徒弟一个姓严的接掌了华山。所以华山现在的掌门姓严不姓李。”
李景风问道:“好端端的,怒王跟李掌门怎么失踪的?”
胡净道:“就因为这事古怪,所以闹了好些说法。有一说,是回去的路上遇着前朝败兵,李掌门为了保住尸体,力战身亡,尸体让那些败兵碎尸万段。煮熟吃个精光。”
李景风皱眉道:“怒王一生英雄,这若真是这样结局,也太凄凉……”
“还有一个说法,是说李掌门其实回到京城,跟定闻师太商量后,觉得怒王这等英雄人物,不该走得冷清,于是把城里搜刮来的宝物一起陪葬。又怕后人见猎心喜,去挖掘怒王陵墓,索性把尸体跟宝藏都交给李掌门,李掌门将怒王尸体跟那批财宝埋在一个密处。又将埋葬怒王尸体的工人杀光,自己殉葬。这样,就没人知道那批宝藏跟怒王尸体的下落了。”
李景风惊呼一声,道:“若李掌门当真是为了怒王殉葬,那真是义薄云天的好汉子。”但又转念一想:“那些被杀害的工人又是何辜?李掌门要全义,却拉他们作垫背!”
“只是李掌门跟怒王尸体下落不明,又引得少林寺不开心了。”
“为什么?”李景风不解问道。
“这又关系到怒王宝藏里头重要的一样宝物。”胡净道:“少林寺两大神功之一的洗髓经。”
“洗髓经?”李景风不知道这是什么武功,但听胡净说得利害,又问:“这跟怒王有什么干系?”
“洗髓经在怒王身上啊。至于怎么会到怒王身上,我就不清楚了。据说少林寺怀疑是华山私吞了经书。昆仑共议前,没少跟华山打过架。可一晃三十年,没见着李掌门出现,也不见华山有人练成了洗髓经,渐渐的,也就相信跟华山无关了。”
“所以胡大哥盗墓,是为了找怒王宝藏?”
“盗墓的都有这个想望,就盼着某天掘啊掘,掘出个怒王宝藏出来。”胡净道:“不过这百年来,我这些个同行,怕不把九大家有埋人的地皮都给翻遍了,连怒王的脚毛都没找着一根,就当是我们这行一个念想。”
李景风想着,叹道:“这样说来,怒王的尸体真是给前朝败兵劫走了。”
“那也未必。”胡净道:“还有一个说法,很多人都听过,可少人提。说怒王不是战死,是给李疏凉在乱军中趁乱打死的。”
李景风惊呼一声,说道:“这怎么可能!”
胡净道:“定闻师太套出了真相,击毙了李疏凉。但怕闹出大事,你想想,衡山掌门打死华山掌门,这得出多大乱子?于是在城外找了个地方安葬怒王。推说不见李掌门回来。可这一说,洗髓经又去哪了?想来定闻师太也不敢拿出来,估计也是跟怒王一起埋了。”
李景风道:“这也把人想得太险恶了。李掌门没杀怒王的理由啊。”
胡净道:“这还不是最险恶的。还有一种说法更险恶。”
还有更险恶的?李景风当真想都想不到,于是问:“什么说法?”
胡净低声在李景风耳边说道:“据说,怒王是九大家合谋杀的,把当年的宝藏分了。你瞧瞧,怒王死后,这天下是谁管的?怒王不死,现在又是谁的天下?”
李景风真没想着有这可能,道:“这,怒王拯救万民,真要被害死了,不就跟铁剑银卫派出去的死间一样?好人不该有这种回报。”
胡净道:“天公无眼,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都是说来忽悠笨蛋的。照我说的,人吶,照看住自己就好。”
李景风默然不语,过了会,才说道:“胡大哥,天公无眼,难道人眼也跟着瞎了?天不报,也该有人报。这世上也有三爷这样的人物。我宁愿相信,李掌门是帮怒王下葬后出了意外。”
胡净道:“我也这样想,要不,天天挖死人骨头,有意思吗!”
※
李景风在帐棚里辗转反侧,自入江湖以来,见着的,听着的,都是自己所未曾想。萨教的蛮横,死间的遭遇,怒王的下场。自己当初指望加入铁剑银卫保家卫国,没想过这世道远比自己所想更加险恶。
迷迷糊糊间,帐棚里温度骤降,李景风心想,难道是我没把帐棚盖好?正要起身,一条矮小黑影从帐棚外摸了进来。李景风望去,身量不高,肯定不是三爷,却比诸葛然高些,许是胡净?他半夜摸黑进入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