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刚宣布时,便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大部分人都不赞成同性婚姻法案,微博上血雨腥风,铺天盖地是辱骂,阴阳怪气的讽刺如潮水般涌来。
众人或是固守传统观念,认为同性婚姻有悖“常理”;或是盲目跟风,在舆论里随波逐流,用尖酸刻薄的言辞宣泄偏见。
程清是第一个站出来为同性婚姻法案发声的人,也是第一个这么做的明星。
明星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
她转发微博,并配文:
性别从不是禁锢真心的枷锁,愿我们都有拥抱多元的勇气。
江槐盯着屏幕,指尖在屏幕上停留良久。
发出后,程清便将这条微博置顶,任评论区争吵,反对者恶意汹涌,她仍倔强着,不肯屈服。
她向是这样一个人,虽温和却有棱角。
做这古往今来的“第一个”,从来不是为了博眼球,图热度,而是真的想给那些在黑暗中同她们一般相爱,却无法也不敢见光的人,凿出道名为“希望”的缝。
她又怎么能旁观,将自己置身事外呢?
谢盈凑过来,看见评论区乌烟瘴气的评论,叹息道。
“没点抗压能力还真承受不住。”
“我好像知道你为什么会喜欢她了。”
谢盈若有所思。
江槐笑笑。
“她本身就是一个极好的人。”
头一次,没跟经纪人商量,江槐便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同样转发微博,配文:
爱本无界。
她懦弱,爱逃避,却难得一次生了孤勇,陪着她程清,在偏见的风暴里,总归不会太寂寞。
微博发出后,江槐同样很快便上了热搜。
有人嘲讽她跟风,被程清“洗脑”,但也有少数人被她们的话语和行为打动,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观点。
“祖宗,算我求您,事关前程,您能别擅作主张发微博吗,至少先跟我商量下。”
程清望着面前头疼不已的柯曼,无奈道。
“发都发了,再者说,如果大家都畏畏缩缩,不敢表态,同性婚姻法案这辈子都不可能通过,这时候需要有人挺身而出。”
这个人不会是别人,只会是她。
瞥见柯曼两鬓的斑白,程清软了声气,恳求道。
“我跟江槐的事迟早要公开,发这样的微博,也算是给大家打个预防针。”
柯曼是知道江槐不在这三年程清的辛苦和坚持的,闻言再也舍不得责怪。
“就依你。”
控评的事交给工作室,柯曼怕恶语伤人心,勒令程清休息,她百无聊赖地发呆,濮芷则是坐在一旁自顾自地刷手机。
“咦?!”
惊疑声不定,程清被濮芷勾出好奇心。
“什么啊?”
“自己看热搜去。”
骨子里还是怕柯曼,程清没打开手机,反倒坐过去,紧挨着濮芷去看。
江槐为同性婚姻发声热
同样的话术,只改了名字,又被媒体拎出来大作文章。
江槐近年来不常活跃于荧幕,此事又是才发酵,热度起初并不高,可她是紧跟着程清发的,一旦跟对方挂上钩,热度只增不减,一会儿就从热到爆了。
“她还真是……胆子大啊……”
看见江槐的转发,嘴上虽嗔怪,心底却有无限暖意蔓延。
她知道这条路狭窄难走,可当看到江槐毫不犹豫站在她身边时,那些无力与疲惫,轻易便可被忽略不计。
舆论还在发酵,反对声依旧浩大,可程清的微博评论区里,也渐渐出现了更多支持的声音。
网上同样有不少同性情侣晒出牵手照,并配文表示支持同性婚姻法案通过;也有过去对同性婚姻存疑的人,改换观点,选择站在曾经的自己的对立面。
程清不知不觉红了眼眶,她知道,她们不再孤独,现如今,有着无数同行者,去抗争,等待爱真正挣脱所有枷锁。
“一回来就闹了个大新闻,不知道怎么说你好。”
一听就知道对方没有真生气,江槐笑笑,语气中浮现怀念。
“之瑾姐,好久不见,最近有空吗,请你跟应总吃个饭。”
跑去异国他乡,一待就是三年,期间也没给公司挣得什么利益,像应朗这样的商人,怎么可能允许公司有这样的艺人存在,如若不是之瑾姐在其中斡旋,她怕是无法安安稳稳待到现在,请俩人吃顿饭,无可厚非。
许之瑾语含歉意。
“我跟应朗在度蜜月,可能得晚点了,不过在金马奖颁发之前,一定回来,我还想见证你捧个奖杯回来呢。”
“这还是个未知数……”
怎么人人都对她如此有信心?
“我相信你,再说了,即便这次没获奖,还有下次和下下次,你有实力,获奖是迟早的事。”
“那就借之瑾姐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