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你要在全邦推行人民币?”海州银行行长李文广目瞪口呆,他看了看帕善,又看了看姜凝月。
李春燕听到这句话也不由多看了帕善几眼。
“是啊!”
帕善连连点头,“可惜我们掸邦太穷了,政府没有那么多人民币。所以,我想要向银行进行贷款。”
李春燕皱眉道:“帕善将军,您不是在开玩笑吗?您能承担这件事的国际影响和邦内反对吗?”
帕善笑道:“现在掸邦中没有人反对我,也没有人敢反对我。”
李春燕看了看帕善,又看了看姜凝月。
姜凝月喝着茶水,慢悠悠地说道:“帕善将军现在是邦长,又是总司令,这点权力还是有的。”
李春燕听后不由笑了起来,“小月,这件事你还是问问钱局委吧。没准钱局委一批,直接免费资助20亿了呢?而且,国际发展署不是你的老东家吗?这点事他们不就能办了吗?”
第433章 中缅铁路重新开工(15)
“不好。”
姜凝月笑着说道,“还是走正规程序的,免得授人以柄。”
“倒也是。”李春燕没有从国际关系上考虑这个问题。
换位思考,缅国政府肯定不会愿意的。
如果是帕善自己借的钱,那么这件事探究下来也和中华没有任何关系了。
至少没有把柄。
……
此次海州商队停留了10天的时间,确定了超200亿的投资。
包括矿产、酒店、旅游业、工厂,预计提供超三万人的就业岗位。
而海州商队离开之后,国际发展署等机构也受姜凝月的邀请来到掸邦,在掸邦帮忙建医院,兴建华文学校。
2024年11月5日,中缅铁路木姐、腊戌路段正式重新动工。
当天,姜凝月受邀参加剪彩。
活动当天,姜凝月微笑着和建造集团代表握手。
“姜总领,久仰大名。”
赵总笑着说道,“听说这条铁路可以重新开工,您居功甚伟啊!”
姜凝月笑着回答道:“赵总过誉了。这条铁路预计多久可以修建好?”
“我也曾听闻姜总领的豪言壮语。”
赵总笑着拿出图纸,“您看,这130公里多山路,地形地质条件对工期影响巨大。比如遇到高山需要开凿隧道,若隧道规模较大,像长度数公里甚至更长,施工难度会大幅提升,挖掘进度缓慢,可能会使工期延长1到2年……”
姜凝月表情复杂,难道自己要在曼德勒干七八年吗?
赵总看到姜凝月的表情,顿时笑了起来,“不过,领导非常重视最后这一段的铁路修建,专门要求我们将这130公里拆分成三段进行修建!您放心,3年之内保证完工!”
3年,还好。
姜凝月笑着说道,“赵总,我可记住你这句话了,如果3年之内修不好,我可要去找你。”
“哈哈哈,欢迎欢迎。”
赵总笑了起来。
一旁的帕善也说道,“赵总,我们掸邦有一批精心培育的‘劳工’,如果你们需要的话,可以随时找我们。”
“哦?”
赵总真的有些兴趣,只不过兴趣不大。
众所周知,欧美想要把工厂转移到东南亚去,因为东南亚的工资低。
但是,他们的基础教育水平也很差,所以,他们做出来的问题质量非常差,甚至都到影响品牌形象的地步。
中缅铁路可是国家重要工程,如果铁路出现问题,赵总有几个脑袋也不够赔的。
帕善继续介绍道:“这些劳工都是我们‘教育队’‘培训’了一年的人才。他们白天工作,晚上学习。能力很强,远超缅国平均水平。之前中华很多投资商的工厂、大楼都是他们建造的。”
赵总虽然不信,也不好驳了帕善的面子,而且,他的确很缺人。如果这段铁路全都是从国内调工人去的话,那么工资将是一笔天文数字。
能从本地聘请当地人,这是再好不过的了,就是担心他们的质量不达标。
“那真是太好了,帕善将军,我们先来五千人?”
“哈哈哈,可以,没问题。”帕善笑着点头,立刻让人安排5000名高质量囚犯过来。
这些囚犯大多都是误入歧途的,经过‘劳改’之后,也习惯了高压的工作环境。毕竟在掸邦的监狱里,如果你不工作的话,每天只能吃水煮白菜,和掺沙子的米饭。
如果每天正常工作的话,就可以做到三餐有肉。
有的强者在做了几个月之后甚至有多余的钱去买烟酒,在监狱里过上了潇洒富足的生活。
如果你有钱的话,甚至可以在监狱里要求住单间,甚至可以要求有电视机、打电话。
而给中华企业的高质量‘劳工’,自然是那些顶尖的。
正如帕善介绍的,参与建造过很多中华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