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经过了这么多年,女儿的余生不能再这样辛苦了,必须交给一个可靠的人,才能彻底摆脱这种命运。
如果一开始不是裴中衍,或者说裴中衍是个可靠的人,至少是个遗老家族里能干的那一种,也许就不会这样,女儿就不会这样辛苦,女儿会拥有和自己本该拥有的一样的命运——终身有依靠。
人不能一直茕茕孑立。看看自己,这就是下场。
甚至,如果女儿不是这样辛苦,自己也不可能这样舒服。
女儿不认同这些话。
有时候回忆往昔,发现和这对父女乃至和早已作古的父母,自己都从未学会如何说心底话。要么不说,要么那样说,不能这样说。从来不能。有石头塞在口里。
如果有人说自己笨嘴笨舌自己绝不承认。外人大概也不会觉得。只有父母和丈夫女儿会这样觉得,因为自己不会和父母说话,所以和丈夫女儿也不会说。
夜里,灯火管制,早早地就暗下来了。女儿照顾她吃完饭,就在彻底看不见之前抓紧时间做翻译。她把女儿当作晚餐的那个大饼捂在被子里保温。等女儿忙完,黑暗中她把大饼拿出来给女儿,什么也没有说。
女儿今年三十一岁。三十一岁。自己已经五十五了。五十岁不是不惑之年嘛?以为自己没有疑惑了,结果疑惑却越来越大。自己病了,很不好治,甚至是肯定治不好了,女儿怎么办?这时候才知道自己竟然可以这样害怕留女儿一个人在世上,如果失去自己,裴家和陶家剩下的那些亲戚是“无胜于聊”,女儿就是孤苦伶仃,只存一人的孤儿。
不,不能那样。必须抓紧时间。可是抓紧时间,抓紧——今天怎么会这样?
所以一切都是有道理的,汤玉玮之所以频繁出入自己家,女儿有时候在她那里夜宿不归,都是因为这个?这个——这个——就像打牌的时候说的那些旧上海的磨镜党!磨镜党!
她本来坐在床上,手里捧着佛珠,想到这里竟突然一阵头晕,双手捂额,向后倒去。吓得裴清璋立刻叫来了护士,又是检查,又是喝水,又是呼喊,黑暗中一片混乱。
许久之后,医生护士确定她没事了,让她好好休息,这才离去。又剩下女儿在此,问她,妈妈,你怎么样,还有没有哪里难受?
女儿的声音很温柔。
其实女儿对自己很好。虽然就是在婚姻大事上对自己忤逆不从,但抛开这一点,女儿总是为自己好。当丈夫不可靠之后,是女儿主动站起来支撑着自己,而不是自己给她遮风避雨。
就像女儿还小的时候,有一次自己不知为何兴起,亲手给女儿做菜,结果因为洗菜不仔细,女儿吃着吃着嚼到一颗石子,几乎崩了牙。
她睁开眼睛,看着面前的女儿,只能看见黑暗中依稀的轮廓。
以前想哭的时候,很容易落泪。此刻想哭,却哭不出来。
眼睛渐渐适应了黑暗,渐渐看见一张疲倦的、像自己也像丈夫的脸。
女儿有时候觉得做母亲的自己对她太残酷——不说,但那个意思就是——自己也明白,自己只是不知道还有什么别的办法让女儿理解自己的苦心然后认同自己的做法,她总是不听啊!现在自己仿佛能倒过来理解了,发现有时自己像女儿而女儿像自己,不听、不服从、不理解,拒不接受。
尤其是生病之后。
生病了,也许治不好了。
“清璋。”
“妈妈?”
“你……”
应该怎么说?不能直说。甚至不能想,一想黑暗就会从外面蔓延到你心里。
“汤小姐回去了?”
“妈妈,我上午就和你说了,今天晚上我陪你,让她休息休息。”
“哦……你对她,倒是很好。”
女儿没有立刻回答,她也没有因此哭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