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水间微波炉里,给你带了吃的”,李一恺微微扬了下巴示意方向。
就见苑之明立刻喜笑颜开,跑过去的时候头发都在颤动。
牛肉饭、刺身拼盘、味增汤、日式饺子、寿司、海藻沙拉,李一恺充分考虑了这位的食量,苑之明跑了三趟才逐一端了过来,办公桌上满当当像是办酒席。
李一恺已经在动着鼠标键盘改图了,听见苑之明坐下时没忍住扭头,问了句:“洗手了吗?”
“洗了”,苑之明给他看手上的水珠,李一恺觉得自己像是带孩子。
“你在做什么?”苑之明真的饿,先往嘴里塞了一个寿司,鼓鼓地绷着腮帮子。
李一恺手里拿着苑之明的触控笔,目光转过去停留两秒,然后才指着屏幕说:“我喜欢这两个,先帮你转化成矢量图。”
图像在电脑上绘制时,如果是用仿真画笔,出来的图虽然细节逼真,但是有大小尺寸的限制,实际打印成广告牌、或者在大屏幕播放时就会失真,所以最后基本都要有转换这一步。
有点像是给纸上的图画描边,描出来的边框,就会变成能够存储在计算机,随意变换大小的电子图形。
当然比描边要更复杂一些,是个十分需要耐心的繁琐的工作。
苑之明一边吃一边说:“我原想给你和秦老师看完选出来,再转换。”
这样就不需要每一个图都描一次了。
“但是要考虑,比如这个毛笔笔触的版本,现在看起来很好,但转换之后细节消失,就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李一恺耐心解释,“现在想着省掉的这步,有可能会影响判断,等到意识到再改就来不及了。”
“我还以为……”苑之明咽下去说,“像你们经验这么丰富,都能提前预判到。”
李一恺笑了笑,反问:“你画画也能预判,哪个颜色和哪个颜色最搭配吗?就算能判断大概,也要落到纸上才看得出细微差别。”
“嗯”,苑之明点头,但是艺术创作没有中途给其他人展示选择的道理,所以很多步骤都在无意识地自我消化掉。
李一恺说:“审美太主观了,每个人看同样的图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更不要说让别人来预判和想象。而且这一行不专业的人很多,不要相信他们的经验,也不要觉得他们能理解你的构思——在没看到你的成品之前。”
苑之明本来是有些偷懒的念头,听完三两下放下筷子擦了手:“那我来吧。”
“不用”,李一恺偏过头看他,“你慢慢吃,我挺喜欢画这些的。”
苑之明最讨厌做这种:“为什么?”
“解压”,李一恺专注看着电脑上的线条。
苑之明对这类操作不太熟悉,所以常常觉得麻烦,稍不留神就会弄错,然后牵一发动全身地修改好久。
但是看李一恺画的时候——他顺滑地沿着边缘新增点、拖动方向、一条又一条曲线严丝合缝地扣在原本的图形上,好像根本不用动脑,甚至都看不清他的左手点了什么快捷键,就已经见着一半的线条成形。
这已经是把 ps 操作当成了手工艺在做的程度。光是看也觉得解压。
苑之明慢吞吞继续吃生鱼片,安静地听着键盘点击的哒哒声,还有笔尖在触控板上滑动出的刷刷声响。
过了会儿他忽然小声问:“你对谁都这样吗?”
“嗯?”李一恺先下意识回了一句,但反应过来苑之明说了什么的时候,他才猛然发现画错了一条线。
摁着 delete 的时候他又问:“什么样?”
“半夜跑来帮同事改图,还带吃的”,苑之明说。
“当然……不是”,李一恺语气里听不出内心的紧张,他甚至笑着反问:“你觉得我们只是同事关系吗?”
苑之明抬起眼睫毛看了看他,不知道在想什么。
李一恺不明说,绕了一大圈去解释:“工作就是工作,上班时间我可能严厉一些,是为了能有好的结果,让大家做好分内事,然后舒心赚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照顾每个人的情绪。”
“嗯,是应该的”,苑之明说。
“那你刚刚为什么生气?”李一恺问。
“嗯……”苑之明拿着水杯撑着下巴,靠在桌上,收拾摆弄那些吃完的饭盒和桌上的小文具,吃饱了松懈了容易犯困,他声音哑哑的,过了会儿才说:“我以后会改的。”
“也不用”,李一恺手里动作没停,眼睛盯着屏幕,很自相矛盾地说:“对我不用。”
苑之明又被眼前的刘海弄得有些烦,他习惯性地抓了抓,把它们搞得更加混乱。
“工作是工作,我也不能搞混”,他说。
“现在已经过了晚上 10 点了,明天是周六”,李一恺把最后的线条闭合,转过头说:“这个时间就不用……”
“靠!你干嘛呢?”
他剩下的话堵在嘴里,被身边人的动作吓得丢了鼠标。
苑之明拿着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