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九零留守妈妈想开了 第87节(4 / 4)

也给小儿子安排上了。

虽然还是不会讲故事,但她识字啊,一开始拿闺女的课本读里面的故事哄儿子睡觉,发现这小子果然听得乖乖入睡,后来在县里看到儿童故事书,就买了两本回去专门给他当睡前读物。

那会儿已经是千禧年了,生活相对便利很多,自家也盖完房子,暂时没什么生活压力,林南江每月寄回来的钱,基本可以做到花一半存一半,所以刚满三十岁的柳素琴心态还很年轻,隔上两三月的总要找机会去一次县里,给自己买件衣服,顺便给孩子们带点零食玩具什么的。

发现儿童故事书的契机,是听说城里的小孩除了上课,回家还要自己做题,学习特别刻苦。而自家闺女所在的村小学,老师平时连个家庭作业都不肯布置的,爱学不学,闺女二年级的一位同学连自己的名字都能写错,这丫头放学回来当笑话讲,柳素琴听了却只觉得眼前一黑,就这样的学校和老师,她闺女纵使考试名列前茅,又能有多大前途?

柳素琴当时就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村里一起带孩子的宝妈,后来把断奶的孩子托付给公婆照顾,自己去莞城毛衣厂打工,据说工资都有两千了,而她放弃这些唾手可得的收入,专心在老家照顾俩孩子,肯定要照顾点名堂出来,尤其是闺女天生聪慧,一入学就是优等生,次次考试都是班里前三,而他们学校一个年级只有一个班,相当于她闺女就是全校前三。

村里人经常拿这孩子的成绩打趣她,说他们家搞不好能出个大学生,柳素琴也不像其他家长一样,明明笑得合不拢嘴,却不停的谦虚甚至自贬,说什么侥幸而已,他/她没这个命之类的,柳素琴每次都笑眯眯感谢对方的吉言,还说真有这一天,升学宴一定要请他们坐上座,低头又让姐弟俩记住叔叔婶婶对他们的祝福。

总之柳素琴对孩子们的这份期待,从来不加掩饰,人前人后都是一样的鼓励教育,还无师自通了奖励机制,比如期中期末考了多少分或者第几名,无条件满足他们一个要求。

当她听了闺女说的那个“笑话”,柳素琴就意识到闺女学校的教学有多敷衍了,当时她做了两件事,打听到班主任的住址,拎着水果上门虚心讨价教育孩子的办法,真实意图是希望老师多多注意她家孩子的学习。

闺女本来就是尖子生,初始好感不低,又有她的真诚嘱托,直接一跃而成老师最关注的学生,没有之一,这丫头后来苦着脸回家抱怨,说班主任不知道为啥天天点名喊她回答问题,还老是单独给她布置课外作业,导致她课后都没时间跟同学跳皮筋了

柳素琴笑而不语,深藏功与名。

尝到甜头,后来闺女换班主任,或是上初中,柳素琴也如法炮制,拎着一兜水果去各位主课老师家拜访一圈,这丫头不管中途换了多少老师,都能成为他们最喜欢的学生之一,除了闺女自己争气,柳素琴觉得她也有一份功劳在的。

可惜到了高中,这一招就不管用了,县重点中学的老师见多了世面,既不收礼物,也不吃道德绑架这一套,人家表示公事公办、一视同仁,芳芳没了特殊关照,但成绩摆在那里,也没有被亏待过。

话题说回买书,柳素琴第一次拜访了芳芳的班主任,又打听到新华书店可以买辅导书,立刻进城给闺女买资料,不小心看到故事书,想着睡前故事有了,又给小儿子买了两本。

说来奇怪,她当时买这两本故事书,后来拿回家翻看它们,想起的都是小儿子,可那天经过一家书店,看到这本熟悉的封面,脑子里蓦然闪过的,却是闺女爱不释手摩挲它的画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