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郎中没有轻举妄动,直到傍晚时分,确定那些人不会去而复返,他才让自家儿子叫来了王拐子。
“老王,你不是托我帮你找几个有残疾的孩子吗?今天刚好有一个,是个小瞎子”
半个月后,京城郊外无极观。
“启禀殿下,派出去的人回来了”
太子赵显激动地站起身来,一双无神的眼睛朝着声音的方向“望”过去。
“杨老神医到京城了?快宣他进来为孤诊治,快!”
刘公公艰难地挪动着身子,挪到太子显扔过来的东西砸不到的位置。
自从太子显患上眼疾之后,便借口为皇帝祈福躲进了无极观,随着几位太医的束手无策,原本温和的太子显变得越来越暴燥,而最近几日,太子显彻底失明了,他开始乱发脾气,每天都有人被砸得头破血流。
刘公公咬咬牙,硬着头皮说道:“启禀殿下,杨老神医杨谓不想进京,连夜逃走了。”
没有东西砸过来,刘公公以头触地,四周忽然安静下来,静得可以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良久,太子显的声音才再次响起:“不可能,孟家有恩于杨谓,杨谓不会逃走的,不会这一定是误会,可能杨老神医等不及,自行进京,和去接他的人走岔了。”
刘公公想说:逃走的不仅是杨谓,就连收留杨谓的那户人家也不见了,大门紧闭,屋子里找不到金银细软,一看就是举家逃走了。
想那杨谓,当年在太医院时被人陷害,若非孟大人为他求情,杨谓坟头上的草都绿了十几轮了。
好不容易死里逃生,岂会再回京城?
可是刘公公不敢说,只能把到嘴边的话咽回肚子里。
但是很快,随着岳父孟大人的到来,太子显也不得不相信,杨谓真的失踪了!
孟大人派出去的人传回消息,杨谓连同那户姓时的人家全都失踪了,据说时家人去外地给女儿治病了,杨谓也陪着一起去了。
真是笑话!
时家女儿是个瞎子,连杨谓也治不好的眼疾,天底下还有哪个大夫能治?
什么去外地求医治病,全都是胡说八道!
杨谓不肯进京,又担心连累救命恩人,就带着时家人一起逃走了!
这一次,太子显没有大发雷霆,他将身体蜷缩起来,像个犯错的孩子,不停地自言自语
东宫封锁了太子患眼疾的消息,对外只说太子在无极观为皇帝祈福百日,可是百日之期眼看就要过去了,太医们仍然束手无策,而派出去寻找杨谓的人却再也没有传回消息。
可是层层封锁的秘密还是不胫而走,几天之后,京城的大街小巷都在谈论同一个话题——
太子变成瞎子了!
这个话题从街头巷尾传到朝堂,一国储君岂能是眼盲之人?
文武百官分成两派,一派恳请皇帝废掉太子显,改立其他皇子;另一派则认为当务之急应昭告天下遍寻名医,医治太子,而非另立储君。
两派各执一词,各抒己见,令本就龙体欠安的宣庆帝头疼不已。
无极观中,太子显心情沉郁,不顾尚在道观中,借酒浇愁,喝得酩酊大醉,次日被发现在睡梦中死去,太医确诊其是酒醉引发心疾而亡。
太子妃孟氏、选侍芦氏、孙氏自缢殉节,纷乱之中,年仅三岁的皇孙赵渊落水夭折。
宣庆帝惊闻噩耗,一病不起。
宣庆十五年秋,宣庆帝立二皇子赵予为储君,先太子赵显的三个子女,除去夭折的赵渊以外,余下的两个女儿被接入宫中抚养。
同年,宣庆帝命人在离京城二百里的翠屏山修建道观,名曰长寿宫。
宣庆十六年夏,长寿宫建成。
一个月后,宣庆帝传位于太子,自己做了太上皇。
不久之后,太上皇离宫,前往长寿宫,修仙去了。
次年,新帝改年号永嘉,史称永嘉帝。
永嘉帝追崇已故皇长兄赵显为孝康皇帝,孟氏为孝康皇后,赵显的两个女儿皆封为公主。
永嘉帝之举,朝野上下盛赞有加。
第2章 二小姐回来了
十年后,梁王府。
“二小姐回来了!”
小丫鬟飞奔着进来报信,梁王妃聂氏闻言便要起身,妹妹聂琼华一把按住她:“她回来了,难道还要你这个当娘的亲自迎接吗?”
梁王妃一想也是,重又半靠在迎枕上。
片刻之后,大郡主赵云暖和已经换上斩衰孝服的赵时晴一起走了进来。
几天前,梁王酒后暴毙,那个时候,赵时晴还在白鹤山。
她自六岁便被慕容琳琅带到白鹤山,白鹤山虽然也在梁地境内,但赵时晴只有逢年过节才回王府,也因此连父王的最后一面也没能见到。
看到赵时晴,梁王妃的眼圈红了:“你怎么才回来,你父王白疼你了”
“母妃,是我不孝,我回来晚了”赵时晴哽咽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