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八十年代胡同里 第165节(1 / 2)

结果父子俩的酒量都不太行,一个两杯之后就歪在沙发上,一个拽着妹妹说些车轱辘的话。

罗雁再好的耐心也禁不住一个喇叭在耳边嗡嗡响三个小时,对哥哥即将离家的伤感之情荡然无存。

这段,罗鸿自己是不记得。

他认为这全是妹妹在造谣,至今都全盘否认:“我哪有那么不中用。”

罗雁冷笑两声没说什么,倒是周维方接一句:“要是坐飞机,你就能喝上了。”

飞机?罗鸿:“那得是什么级别。”

周维方:“是难,洪哥打听好几回,都没找到关系。”

航班太少人太多,一般的单位压根办不了这事。

罗雁学的就是交通运输,虽然目前还没有涉及空运,但她自己倒是挺关心这些的。

她道:“今年民航改组了,以后都是企业化,还引进波音飞机,说未来五年全国最少要新增八座大型机场,我觉得以后条件肯定会放宽的,地铁不也是。”

京市是有地铁的,但路线设置就是战备作用,自建成后断断续续一直在试运行阶段,想坐得凭介绍信。

但最近的报纸上写了,今年国庆以后将取消这一政策。

罗雁兴致勃勃道:“到时候我一定要去凑热闹。”

就她这老被人挤得东倒西歪的,罗鸿:“你自己去?”

罗雁笑眯眯地看哥哥:“爸妈肯定也想去。”

知道了知道了,但现在离国庆还有一阵,也不急着说定。罗鸿:“到时候再说。”

他现在有更想讨论的事,问:“福建感觉怎么样?”

风土人情是一回事,周维方:“大家都太会做生意了,我一直以为首都的政策肯定是走在最前头,你看现在街上的个体户有多少,但人家那边是……”

他这一个多月把周边的地方也转了转,细聊的话还真有不少事情可以分享。

罗雁的人生几乎就在以家为直径的五公里内活动,对外面的世界说不好奇是假的。

她听得认真,上菜之后难得没有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食物上。

即便知道专注地看着人只是她跟人说话时的习惯,周维方还是不免有错觉,好像她的世界里此刻只有自己。

他忽的结巴起来,一句话说得颠倒。

罗鸿看眼酒瓶:“没错啊,是燕京,你这就醉了?”

醉什么醉,他真是狗屁不懂。

周维方摸一下口袋的位置,心想待会要怎么支开他呢。

好在不用他想办法,罗鸿自己就要去厕所。

人刚出店门,周维方抓紧时间:“雁雁。”

罗雁嗯一声:“怎么啦?”

周维方从口袋里拿出自己买的贝壳手链,懊恼道:“应该装个盒子给你的。”

现在团在他掌心里,看着略显潦草。

罗雁在卖工艺品的柜台见过类似的款式,但也不太记得是多少钱,犹豫着没有接过。

周维方知道她会有顾忌,说:“不贵的,沿海那边很多,我本来想送你别的,但是都有点贵。不是我舍不得花钱,我舍得的。”

他极力想要证明自己不是抠门,忽的觉得这份礼物有些拿不出手。

罗雁倒一下觉得合适许多,往自己手上一套:“嗯,有点膈。”

周维方也试过,说:“是不怎么实用,光好看了,你可以存在盒子里。”

罗雁哼哼:“我可不是什么都存盒子的。”

又道:“确实挺好看的,谢谢!”

她没有摘下来,看到哥哥回来的时候想着:他什么时候会看见呢。

但罗鸿的眼睛偶尔就像是摆设,一直到吃完饭才发现,扫过妹妹的手腕也没说什么。

倒是罗雁的手往背后一藏,冲着哥哥一个劲地笑。

罗鸿手在妹妹额头按一下,说:“明天睡醒去我那一趟,把这一阵的账算了。”

钱揣在他这也不叫个事。

周维方正好也快身无分文了,说:“行,我明儿估计多睡一会,晚点过去。”

就为这句话,罗雁催着他快点走。

周维方本来打算绕一段跟着他们兄妹走的,被瞪一眼赶紧改口:“那我先回去了。”

大家各回各家。

--

兄妹俩到家的时候发现父母都不在,面面相觑道:“也下馆子去了?”

罗雁耸耸肩表示不知道。

她掏出钥匙开门,开灯之后看到桌上有一张纸条,拿起来扫一眼说:“厂里今天放电影。”

罗鸿也凑过来看,评价:“咱妈的字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好意思说别人,罗雁:“妈连学都没上过,已经很好了。”

罗鸿:“我也没正经上过几天。”

这倒是真的,毕竟他刚上学没多久就赶上大听课,复课后没多久就响应号召去插队,现在能把字认个囫囵都算是努力学习过的痕迹。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