扰到未时,这是要在自家吃饭的意思,没什么讲究,也得多置办些好的,李母想着要不就请坊里有名的专给人做喜宴的掌勺来家里做上一席,也算是自家能拿得出手最好的招待了。
午睡起来,带着露珠儿先去看了李二嫂和小五郎,果真喝了几天母乳的小五郎就从皱巴巴的小老头变成白胖的小郎君了。
应是李二嫂体质较好,又及时用烧酒擦洗,李三娘看了那侧切缝合处恢复的不错,只剩一点打结的地方还没长好。
李三娘想着,还是得把任务系统奖励的器械包里的生产相关的器械都打出来的好,以后定是会用到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合手好用的医疗器械对于在现代接受西医教育的李三娘来说是很重要的。
陪着李二嫂聊了会天,看着小五郎要吃奶了,李三娘就带着露珠儿离开了。
小露珠儿还在那儿坚持不懈跟奶娃娃小五郎说话,希望弟弟快点儿长大,要比小黄长得快些,好一起玩儿。
哈哈,果然有了陪伴小黄,露珠儿都活泼了许多。
李三娘中午吃饭的时候,也和李家众人说了自己已经买下打铁巷子里那处房子,已是过了户了。
说了几句恭喜,李父便道,等着钱家登门之后,就和李三娘一起去户部登记立女户。
李母也说,过几日得闲了,再一起去看看房子,收拾收拾,看看添置些什么也方便住人。
三日后,在李家十几口的热切等待中,钱家郎君携钱娘子带着钱小郎及十几个仆从坐着马车到了李家医堂本草堂的门口。
第17章 大恩不言谢下
要说李家所在的长寿坊虽然算不上住的都是富贵云集的人,但也都是小有家资的,可是能坐着马车,还有十几个仆从随行的人家却是没有的。
以至于,当钱郎君一行人来到本草堂门口的时候,李家周围的邻居们大太阳底下拿着蒲扇也得出门来看热闹,密密麻麻围了一圈人。
不过,街坊们还是很知礼的,只是站在旁边旁观,小声讨论着,这是谁家,能坐得起马车,还有仆从,这李家也不知是做了什么大好事,还有这种人物带着这么多礼物上门的。
对的,这十几个仆从个个手里捧着礼物,精致雕花好几层的糕点盒子,看着就很值钱的布匹,剩下那些木盒子里是啥就不知道了,不外乎都是些金贵东西。
李三娘看着这阵仗,很是感慨,这古代封建社会里平民百姓和世家官僚阶级果然是天然的鸿沟啊。
两家人赶紧见礼,李父招呼着往家去,李大兄和李二兄朝着周围的街坊们一一拱手,让大家注意安全,别挡了这路,回头要是巡街来了可不好解释。
这样,众人才在劝说和巡街的威压下一一散了,有那熟悉且胆大的还和李大兄询问,这是谁这么大派头还带了礼物来李家干啥。
李大兄只能笑了笑,嘱咐大家看好孩子,别磕碰了。
钱郎君一行人在正堂坐下了,又让仆从把带来的礼物一一放下后,让他们跟随马车回去了,说定了时间到时马车再来接。
毕竟李家才多大,事先也不知要接待这许多人,幸好这些仆从就是来送礼的,不然李母还真不知如何应对。
李父正跟钱郎君寒暄着呢,钱郎君就说,既然李三娘救了他家小郎,这么一层关系,就让李父叫他的名“元武”。
“这如何使得,钱郎君这可使不得。”
“伯父,这有什么使不得的,别说只是叫个名字,要是伯父应允,我还想认了三娘做妹妹的!”
听了钱郎君这话,李家人是惊讶的,李家众人面面相觑,很有些不解。
虽然确实是救了个小郎,带着重礼上门以示感谢就够了的,怎么还要加上认亲呢?
现在认亲可不是说说就可以的,那可是正儿八经要进祠堂告诉列祖列宗后会添入族谱的,是真的将来要是有什么罪过或是荣耀都要一起承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