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专科,绝对不是一年两年能出师的,让他拜师学医20年,30年?
四、五十岁的林三七的确可能学有所成,成为一代名医。
但就算成为一代名医有又如何?能赚多少钱?2023年的那个小家庭又能等上几个20年?
除非老天爷现在再给他降下一个金手指,自己可以像仙侠里的主人公那样,一本医书瞬间就可以出现在脑子里,或者自己氪金升级迅速成为中医高手。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这可是都市文。
所以还不如趁机搞药,用粮食换药,或者换秘方,然后成立自家的医药公司走上人生巅峰。
林三七心想,这或许就是中医消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吧,培养周期太长了,流量又难以变现,现在多少年轻人耐得住性子去搞学问?
不像西医,读研究生的时候直接可以考中级职称,毕业就是主治医师可以直接上手赚钱。
虽然比起其他专业来,西医医生培养周期同样很长,可比起中医来却又短很多。
潘晔看到有些发呆的男朋友,用肩膀碰了碰他:“想什么呢?”
林三七回过神了,指着不远处的一块田地说道:
“闹,看到了没,那些老国宝们在耕地呢。”
潘晔仔细一瞧,有些疑惑地问道:“不对呀,我怎么感觉他们是在晒太阳,根本没干活呀。”
田野上,几个老头三三两两或躺或坐在干草地上,农用工具则是乱七八糟扔在一边,他们的不远处,中医院的职工则在热火朝天清理土地。
有人会说,老国宝们年龄这么大了,怎么不躺在屋里享福,还要他们干活?
第236章 满屋子的古医书
老头们的反应比较慢,当林三七这走过来的时候,一个个还是躺在哪儿。
林三七看了看周围中医院职工们的反应,所有人目光都在潘晔身上,终于放心了大半。
“老爷子们,别在这睡啦,当心感冒。”
施今墨老爷子一瞧是林三七,这才喊道:
“嗳嗳,老家伙们,组长来了,赶紧起来。”
老头们一听,知道时间结束了,于是一个个都艰难地爬起来,林三七和潘晔还得帮着一个个搀扶起来。
韩帮绪老爷子拿起旁边的一个锄头,然后一边敲着背一边单手挥锄假装锄地,这锄头离泥土还差着20公分呢,表演相当浮夸。
蒋宗会老爷子则是对着泥土里一块小石头挖呀挖呀挖,挖了半天小石块还是一动不动,嘴上却没停:
“嗨,小林,来来来,你听听我的汇报,怎么样?”
萧龙友老爷子这时候也坐在地上,对着地上一株干草在努力拨出来,拨了半天小草还是顽强立在那儿:
“小林,我记得是不是还有一句:尊重知识,尊重人材。有这句吧?”
林三七哪知道有没有这句?
他还想问别人呢。但做为组长不能露了怯:
“啊对对对,是有这么一句,萧老爷子也通过了。”
姚启明老爷子噗嗤一声就笑了出来,拿着个镰刀差点笑得没背过气过,一边笑一边吐槽,
姚老头这话一出,其他人纷纷指责起来:
“闹闹闹,小林,姚启明今天没通过!”
“今晚让这老家伙给大伙儿倒夜壶怎么样?”
“赞同,哈哈哈~~~”
潘晔小心翼翼拉了拉林三七的衣脚:“三七,这,我怎么感觉你管得好松啊。”
林三七也轻声回道:“管啥呀,装装样子的,咱们定位要摆正哈。”
说完,林三七又拍了拍手,故意提高嗓门让所有人都能听到:
“行了行了,老爷子们,今天的任务算是完成了,大家回去休息吧。”
一听可以放工了,12个老头纷纷把工具往地上一扔,一个个甩着手往宿舍走去。
林三七跟个保姆似的还要一个个把工具去捡起来,旁边的潘晔也赶紧放下行李,帮着收拾农具。
蒋老爷子突然有了发现:“咦,小林,这位姑娘是谁啊?以前没见过。”
韩老爷子夸张地喊道:
“不会吧?小组长也配秘书?不过这姑娘长得可真俊呐,谁家的孩子?”
林三七赶紧拉过潘晔,挺了挺胸膛骄傲地介绍道:
“这位是潘晔同学,首都高等医学专科学校的大学生,这次是来我们昌平分院实习的,她的另一个身份是我未来媳妇。”
潘晔赶紧站好,给几位老头鞠了一躬:“几位爷爷好!”
老头们人老成精心眼多,中医大夫嘛,讲究的就是一个阅人无数,多少都有点会看面相。
当他们看到潘晔的面相、气质,一眼就可以瞧出来这姑娘属于乖乖女型,没有心机,不会害人,做事认真,好相处。
缘份就是这么妙不可言,严谨点说,这就是有眼缘,至少潘晔给老头们的第一印象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