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581节(2 / 3)

后来沪海有一部描写知青子女寻找返城父母的电视剧《孽缘》,故事就是发生在云南。

“美丽的西双版纳,留不住我的爸爸,上海那么大,有没有我的家。爸爸一个家,妈妈一个家,剩下我自己,好像是多余的~~~”

所以林三七对云南是十二万分同情的,太苦了,来了知青都留不住人。

他也知道今天能让曹军长和赵厅长两位边疆大佬不可能无缘无故不请自来,目的也很明确,就是想从他身上薅点羊毛。

但林三七并不反感这种薅羊毛,因为对方也是一心为公。

林三七拿起酒杯,给曹智扬和赵右侠满上,这才问道:

“赵部长,你要盘尼西林这个我能理解,估计现在全国的盘尼西林几乎都是我弄来的。但是曹军长你缺什么?你要武器我也没有呀。”

林三七只做普通走私生意,可不敢轻易接军火走私生意。

曹军长叹了口气道:

“林专员,你可不要看我们昆明四季如春,环境优美,就觉得咱们整个云南都是这种太平风景。其实全国最苦的就是我们边疆省份。

我看我们的邻国都是哪些,老缅、老握、狗越。这些都是什么?一个字,就是乱。

再一个,当初果军被我们赶跑后,最终都逃到了这三个,他们手里可是有枪有炮的,都是成建制的,那你想想,这边境能太平吗?

战乱就会导致一个后果,受伤人员大量增加,加上边境闷热潮湿的气候,没有盘尼西林,十个受伤的子弟兵里面能活下来小半就不错了。”

林三七懂了,在恶劣环境下,不但外伤感染要致命,同样的,一个小小的肺炎可能就要了一条子弟兵的命。

没有抗生素果然糟糕。

说到这里,林三七有些好奇了,便小心翼翼问道:

“曹军长,咱们饭桌上戏言,你不要当真,我就是好奇想问问。

被咱们赶跑的果军,好歹在抗日战争时期也是对、民族有功的,他们当年也是打鬼子的。对这批人,赶尽杀绝不恰当吧?毕竟是同胞。”

沈国明一听,悄悄踢了林三七一脚,心想这傻小子什么话都敢说。

傅红良和沈问秋也是捂着嘴巴,就怕曹军长爆起,拿碗给这林三七头上来一下开了瓢。

哪有同情果党反动派的?这立场就有问题。

曹军长听了一愣,悄悄环视了一圈,心想饭桌上都没外人,旁边的赵厅长也不是多嘴的人,于是也小心翼翼回道:

“你说的是民国远征军,这批人是我们的民族英雄,我个人是认同他们的。

当年远征军有10万人,但是离开老缅战场的最后只有不到4万人,大多数都牺牲在了战场上。

就比如著名野人山战役,整整3万果军,最后从野人山里走出来的只有3000。在这3000中,只有一位女兵活了下来,打得太惨了。

由此可见,远征军的伤亡比例非常高,大半牺牲。哪怕是活下来的远征,那也是缺胳膊少腿,几乎全都退出了现役,回到了老家。

所以最后逃到云南的并不是远征军,而是一路从内地撤退的果军,这批人手上可是沾了我军和人民鲜血的,我们自然不会手下留情。”

林三七心想那还好,反动派那就不值得同情了。

赵部长这时候也插话道:

“还有一个,林专员应该知道我们云南是少数民族占大多数的省,为了让各民族都能感受祖国的温暖,同时也是为了稳定人心,所以医疗这一块非常重视。

那些少数民族的部落还是比较原始的,生病了就是跳大神请巫医,几乎就是等死。我们派遣了很多医疗小组深入基层,到村里部落里给他们瞧病。

但是我们的医生哪怕本事再高,手上没有药物,就相当于士兵没有武器。林专员,你说这不是干着急嘛。上次分到的10万瓶盘尼西林真的远远不够啊。”

林三七吃了一口菜,美滋滋,反正是闲聊嘛,于是问道:

“赵厅,你们医疗队下去,总不是只靠盘尼西林吧?”

赵右侠赶紧站起来,给林三七和沈国明、曹军长的酒杯续满,然后笑道:

“林专员,那你还真说错了,我们医疗队真的全靠盘尼西林撑门面。

你想啊,如果寨子里有病人感冒发烧了,咳嗽肺炎了,这种在少数民族眼里的‘绝症’,只要打几支盘尼西林,立马就救回来了。你说我们的医生是不是被奉为神明?

再比如,少数民族都要去山林里打猎或者耕种,外伤那是家常便饭。就最简单的,他们都不穿鞋的,脚底经常被什么石头呀、树枝呀扎穿扎伤。

运气不好,小伤口就化脓,这时候就危险了,因为伤口感染引起的死亡非常多。哎,这时候如果打几支盘尼西林下去,感染一控制,化脓就没了,又活了一条人命。

我们的医疗队救活寨子里几个人,就可以收获整个寨子的感激。等我们跑过几个寨子救活人,就可以收获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