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办法,现在内地生产的药物想出口到国外,中间有个意识形态在作怪,所以只能是披上一层“港药”的皮。
另外一个,我比较担心国内的将来不会太平,不能一心一意发展经济,做为内地唯一的对外窗口,我们需要在香江占领一个区域,做为走私的中转基地。”
林苦参赞同儿子这个思路,无论是为公还是为私,占一块地盘肯定没错。
华国人有强烈的土地情节,只要是买地就会支持。
“七仔,这里面有两个问题,一个是你要买下这么大片山林,还要迁走几个村庄,需要的钱可不是在少数,换算成港币肯定要个几亿了,我们岭南堂现在拿不出这么多钱来。”
林三七嘿嘿一笑,将两个存折放到了茶几上。
“老豆,钱我已经准备好了,这本存折里面有3000万美元,换算成港币2亿多了,这钱你当作收购资金。
这本存折是花旗银行的一个保险柜,我在里面放了40吨黄金。”
这话音一落,客厅里所有人都是倒吸一口冷气。
哪怕是林苦参这样的老江湖,这时候也突然坐直了身体,惊讶看向了小儿子:
“七仔,你,你哪来这么多黄金?”
林三七老实说道:
“这黄金来历清白的,是国内刚刚给我的飞机款项。这笔钱,属于我们林家私有,这也是我们林家的底蕴所在。
我现在拿出来,就是想告诉五叔六叔,大哥二哥,包括我岳父和潘仁,我们不缺钱。所以以后我们做事情没必要钻进钱眼里。
这些钱和黄金不仅仅是给我们林家安全感,如果将来有必要,国内有需求,这批黄金也可以拿出来用,甚至捐献一部分也是可以的。
我们林家将来要成为香江十大富豪,甚至是四大富豪,我们难道靠港鹰政府?那不成了汉贱了嘛。
我们肯定要靠祖国大陆,我们林家的利益注定要和祖国注定是要捆绑在一起的。”
林三七没说的心里话,其实还有一个。
万一他的穿越功能失效了,没办法双穿了,再也来不到这个时代了。
那这40吨黄金就是他留给这个时代父母、妻儿最后的保障,至少可以让他们衣食无忧。
如果香江实在待不下去,回内地去也是一个好选择,就凭他为国内弄了这么多飞机,这份功劳也能保他家人一生平安了。
大不了在京城什刹海边买个四合院,隐居起来。
第764章 买下香江沙头角
1963年、农历腊月
林三七跟父亲林苦参、五叔林红参一起坐着汽车,在新界边境区东的海岸边公路上巡逻。
是的,字面意义上的巡逻,巡视自己领地的意思。
林苦参在给自己的儿子介绍着近期家族的动作:
“现在以汀角路为分界线,汀角路的东边所有山林,包括后鹏湾上的几个海岛,像吉澳洲岛,往湾洲岛、娥眉洲岛等,都属于我们林家。
连同海岛上的渔民,包括大峒山半岛,一共花钱迁走了2000多村民。
不过我没有按你的想法把他们赶走,而是在粉岭这边买了个刚建成的住宅小区,给每家每户都分了一套住宅。
这些村民听到可以进城住楼屋,都很高兴,没有发生什么流血冲突,全部都主动搬迁了。虽然多花了点钱,但至少我们没有作孽。”
林三七听了有点脸红。
他对香江人没啥好感,所以对使用暴力拆迁手段并没有什么愧疚之心。
但林苦参不同,学中医的人几乎都信道教,信教的人一般不愿意手上沾染鲜血,那就是沾染了因果。
所以林大夫更愿意用温和的方式将土地拿到手,无非是多花点钱,现在有了40吨黄金,他信心十足。
“对了老豆,我们购买这么大片的山林,港鹰政府没有怀疑吗?”
“怀疑什么?咱们买了这么多山林,几乎都是无人区,而且地底下没有矿产,海边也没有现代化码头,在资本和政府眼里这就是一块死地。
当我向政府提出购买大峒山半岛山林的时候,包括政府官员在内,大家都把我们林家当傻子。
我也顺势推舟,没说我们要建药厂什么的,就说我们准备大力发展农业和旅游业,反正山木和土地到手,我们爱建什么就建什么。”
林三七也笑了,心想到底才六十年代,还能捡漏。
六十年代香江的发展集中在港岛和九龙,新界理论上是租借的,当局并不愿意发展,只是当做一个战略缓冲地带。
所以新界很穷,人口很少,正宗的香江人也几乎不到新界去,觉得那边就是乡下山里头。
这个地方哪怕到了2015年,还有不少村庄被迫搬迁或废弃,因为没钱修公路到村里,可见新界的落后。
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港岛和九龙的人口开始外溢,新界才慢慢开始有人气,不过也仅仅发展了大埔、元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