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7o3节(2 / 3)

记下杨志发一个人的名字呢。

那是因为兵马俑首先被挖出来的是一个脑袋,乌黑的发丝,粉嫩的脸庞,还有那黑溜溜的眼睛,简直跟真人没啥两样,非常逼真。

然而,挖出来的泥人颜色没多久就褪了,这一下子让本来就吓得不行的村民们,更是觉得像是撞见了真鬼一样。

那时候,有人居然提议要把这个陶俑的头带回家,放在自家厨房的灶台上祭拜,毕竟大伙儿都不想惹恼神仙。

杨志发以前当过兵,有一定的见识,而且是个唯物主义者,脑子里没有神神怪怪这一套,当时他就觉得这应该是个什么文物。

所以他把陆陆续续挖出来的陶俑碎片,装上手拉车,直接拉到临童文化馆去找专家鉴定。

到了文化馆,杨志发把这些碎片交给了文化馆的馆长赵康明。

赵康明花了整整3月时间,耐心地一块一块地把这些陶俑碎片给拼了起来,修修补补,最后才整出了一个完整的武士俑。

所以后来很多人都误解为第一个发现秦兵马俑的人是赵康明,其实是错的,西杨村农民杨志发才是第一个发现者。

后来县里给了杨志发30块钱的奖金,这钱在当时可顶得上一般工人快两个月的薪水了。

结果杨志发太胆小,觉得这30元钱太烫手,数目太巨大,于是主动把那30块奖金交给生产队。

生产队队长为了表彰老杨,就给他加了五个工分,算下来就是一分三毛钱的奖励。

于是杨志发这位第一个发现了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人,到头来他实际得到的奖金,仅仅只有一毛三。

杨志发的好运一直要等到1998年,当年米国大统领拉链顿来到华国访问,第一站就到了西安,下了飞机立马去参观秦始皇陵的兵马俑。

看着这些超级壮观的宝贝,拉链顿突然说想见见第一个挖到兵马俑的那个人。

陕省就变成很快就联系上了在家务农的杨志发,并且给他安排了和米国大统领见面的机会

当时克林蹲一见到这位来自陕省的朴实农民,就显得特别高兴,还主动提出让杨志发签个名留作记念。

经过这事,杨志发才算是一战成名。

后来杨志发还当了秦兵马俑博物馆的名誉馆长,每天都来博物馆打卡上班,给游客签名、拍照。

当然一个签名多少钱,一张合照多少钱,这个都是要游客掏钱的,杨志发老都老了,终于发了笔财。

现在杨志发这个气运被林三七给夺走了,所以林三七多少有点不好意思,想要补偿补偿这位可怜的农民兄弟。

“杨村长,把你弟弟杨志发叫过来,我看他骨骼惊奇、天赋异禀、将来必成大器。”

杨村长头上都是问号,心想我弟弟什么样子自己怎么看不出来?连隔壁的缝纫机厂当个临时工都没机会,还怎么成大器?

“发仔,过来。”

(等等扑街啦,这是陕省,不是花都,怎么可能叫发仔?重来。)

好吧,重来:“老三,过来,大领导有话要问你。”

杨志发有些奇怪,但很听话,飞快地跑了过来:

“大哥,你找我?”

“额找你个瓜皮,是这位林专员同志找你,问啥你就答啥,好好回答。”

林三七赶紧摆摆手,看着眼睛这个消瘦的男人,不好意思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杨志发同志,你好你好,你不要紧张,我就看你面善,一见如故。就想问问你家里有没有什么困难,看我能不能帮上什么忙。”

林三七其实是想给他30块钱的,但一想万一他嫌少呢?于是给他一个许愿的机会。

杨志发当过兵,更懂得肩章上两片金色枝叶+一颗星星代表着什么,那是他需要仰望的存在。

于是听到林三七的问话,直接就是一个立正,敬礼。

吓得林三七也手忙脚乱地回了一个敬礼,给予这位被自己剥夺了气运老兵最大的尊敬。

“报告首长,无功不受禄,我没有什么要求。”

结果旁边一位妇女听到后不干了,急得一直在挥手,示意杨志发提要求。

杨志发假装没看到。

林三七叹了口气,六十年代的农村那是真苦,吃不饱饭是常态,怎么可能会没困难呢。

于是林三七直接走到了那个中年妇女面前问道:

“同志,你是杨志发的家眷吗?”

那中年妇女也豁出去了,直接点头道:“额四他婆姨,额叫王娟。”

林三七捏了捏裤袋里的现金,笑着问道:“你是他爱人,那有资格替他提个要求,说吧。”

王娟看了一眼一脸铁青的丈夫,勇敢说了自己的要求:

“领导,额小儿子腿烂了,额想领导能不能给我们一些药,再不治,额滴小儿子要保不住了。”

林三七眨眨眼,心想这妇女提别的要求他可能还做不到,但你说治病救人,那他可是专业的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