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天幕]皇帝聊天群 第153节(2 / 2)

这已经不是孰强孰弱的问题。

既然连此前文治最强的赵匡胤都未有秦念那般的“科举制”,其所在一朝的文盲率肯定也不低。

各朝与秦念一朝比什么文治?

完全没法比。

………

各朝儒生皆讷不能言。

再迂腐的儒生,也知道文盲率降到六成以下是什么概念。

那是孔圣尚不能及的“有教无类”!

儒家都认为自己或许武功太差,但文治应是第一。

就算出现宋朝的举国沦丧于异族,但宋之富难道不是他们的功绩吗?

结果秦念这个极厌儒家的君王,却是在富于宋的情况下兼顾武功,还让十人中就有四人认识千字!

【朱元璋:你朝既然富于宋,又为何要考古?】

朱元璋依旧对秦念盗陵之事耿耿于怀。

【秦念:朕说了,那是保护性挖掘。】

【朱元璋:……】

【秦念:国防压力大,朕也是不得已。】

此时再次见到“国防”一词,诸帝肃然。

秦念此人相当自负,却不修陵寝也要加强国防。

他还自认用兵强于唐太宗,却需以胜宋之富来强国防,且依旧面临外界威胁,甚至不得不盗前朝之陵。

那些异族究竟强盛到什么地步,才能让秦念如此忌惮?

【秦念:赵匡胤时期的治政的利弊,基本上都说完了。时间还早,等赵德昭上报完天灾情况,大家有什么想说的,都可以进行讨论。】

秦念确实没多少可以说的。

其实也可以说说杯酒释兵权、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但赵匡胤的情况太特殊。

他最大的意难平应该就是死太早。

武功没能配得上文治,文治还被赵光义的后代牵连。

在说完赵匡胤的功过之后,再把这些无足轻重的话题拿出来水时间,就显得很不协调。

于是秦念决定发动其他同事一起找话题。

这也是她的一次尝试。

不是每个皇帝都像前三个皇帝那样有着众多适合在聊天群讨论的史实,甲方的规则中也并不包括聊天时只能聊史实——皇帝间的闲聊应该不犯规。

………

赵德昭起初还有点懵。

等父皇询问开宝八年十二月至今,大宋何时于何地遭遇天灾,他才反应过来。

【李世民:朕欲办里学,但财政与老师皆不足,当如何开始?】

等赵德昭上报完灾情,李世民率先发问。

………

李世民已经在推行科举制?

刘彻很是不满。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