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位认为她偏爱书修,一位认为她喜爱丹修的师长期待下,宓八月连日研究的却是诡道。
这天,宓八月连续几日的研究实验总算有了个突破口,比往日更早出门。
呼吸着院子的新鲜空气,明明在宅灵的控制下和往日没什么区别,但心情的不同感受就是不一样。
她望着天色默算时间,差不多要到宓飞雪府学放学的时间了,决定出门去接人。
北原城街道上,每一位看见宓八月的百姓几乎都会停下脚步和她打招呼,哪怕是行色匆匆的也会稍微放慢速度,宓八月都回以微笑。
路上看到零食摊子,宓八月顺路买了一些放进如意囊里,打算带给宓飞雪和她的小朋友们。
据她了解,宓飞雪平日里不会吃零食,不是不爱吃,只是小小年纪就克己得厉害,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学来的。
到了府学,守卫看见她连忙称呼,“宓大人。”
宓八月没让他们为难,微笑道:“我不进去,就在这里等。”
守卫闻言不好意思,犹记得当初宓八月头次送宓飞雪来上府学,也他们两人的班次,拦着人家不让进。
右边的守卫道:“宓大人说笑了,您要进随时可以进。”
宓八月摇头,“也快放学了。”
左边守卫说:“宓大人是来接小公子的吗?可是今日小公子没来上府学。”
没来?
宓八月心中讶异没有在面上表现出来。
她看了府学大门一眼,对两名守卫点头后就转身离去。
第175章 神像(2更求票)
在一个无人之地,宓八月戴上夜游诡戏,通过观测咒怨的所在找到了宓飞雪。
北原城外一座高山,原来这座叫什么名字已经不重要,自从被选做夜游神庙的据地之后,这座山也被北原城百姓们称为夜游山。
此时山中开发出一片空地,坐落一座庙宇。
普通肉眼无法看见的诡物搬运着木材石料,另外的百姓工人们则负责建造。
这座神庙之所以建造的这么快,这些负责苦力活的诡物们当属第一功。
此时神庙广场,宓飞雪、裴蓉蓉、左泗、裴延和一名头发半白,面色看着却很有精神的老人坐在一起。
五人正在商议神像的塑造。
说是商议,结果谁也谁不服谁。
左泗每天嘴里神主神主的喊,叫得比谁都虔诚的模样,实际上只在生死之际见过夜游神一次,那一次之后他对神主的形象记忆完全模糊。
和他一样情况的还有裴蓉蓉,不过裴蓉蓉稍微比他强的是感受过几次神恩,不至于对神的形象完全没概念,只是也无法用言语去形容,用笔触去勾画。
裴延就是个作为府尹官方职位来凑数,做做表面功夫的。反正你们说,我只管配合。
那位头发半白的老人,算是宓八月半个熟人,来自永梦乡的刘老爷子,属于村里手工技术的一把好手,机缘巧合来了北原城,还被选入神庙建设工程队中,并因技术出众一举被提升到神像雕刻的重要任务中,从而坐在了这一桌上。
刘老爷子年轻时也曾闯南走北,最辉煌时还跟皇家队伍干过活,人到中年时不小心得罪人,差点命丧外乡,这才返回老家养老。
他手艺好,去哪里都能赚口饭吃。回到老家后,凭前半辈子赚的闲钱,再加上这点手艺,日子过得平稳安定。
本来他后半辈子就该在永梦乡度过了,却不想中间还能出这么个转折。
一开始是胡家嫁出去的姑娘突然回村去里正家哭诉,声称村里的宓家小娘抢了她的孩子不愿归还,请求里正为她主持公道。
胡家这位姑娘从小村里长大,大部分永梦乡的村民对她熟悉,知道她嫁了个好夫家,那夫家是个读书人,一开始家境一般,后来听闻是家族亲戚发达了,连带着他们也鸡犬升天。
刘爷子不知道胡家具体是怎么跟里正说的,反正没两天乡里乡亲都知道宓小娘抢了胡雨燕的亲子,里正唤了一批村中德高望重的老人,以及壮汉青年去城里给胡娘子主持公道。
吴家四个不久前回乡的汉子就在其中,刘老爷子和这四个孩子关系不错,听说他们也要参与这事便喊来四人,对他们交代:“别旁人说什么就信什么,糊里糊涂被人拿去做了出头鸟,宓小娘是个什么性子,近年来你们也看到了,乡里乡亲的有什么病痛也是她给医治的,我不信那孩子不会干抢人亲子的事。”
吴家四兄弟中排行老二的吴安说:“我们晓得。只是回来个把月了,是时候出去找活干,正好就搭个顺车去城里。”
老四吴乐说:“宓小娘的住处一夜人去楼空实在太吓人了,还以为她出了什么事,正好这趟去看看,见到人安好也放心。”
老大吴平瓮声瓮气的说,“俺不信胡雨燕的话,不能平白叫宓小娘被欺负了,她可是俺老娘的救命恩人。”
老三吴喜冷不丁的说一句,“她才没那么容易被欺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