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二两娘子 第1o86节(1 / 2)

小时候得仰望的、高大上的红杏酒楼,如今终于吃上了。

单从菜色论,如今见多识广、吃遍四海美食的沈寄自然会觉得不过尔尔。

但是,搁不住人就是有一份情结的嘛。

她一边吃一边给两小夹一些能吃的到他们的小碟子里,让乳母喂食。

两小也早就习惯一桌的菜和他们有关系的只有那么一两道的待遇了。从前要求过,可是根本不可能得到满足。

第796章

胡胖子问二狗子, “这次回乡有什么打算?”

二狗子嘿嘿一笑,“打算回去修个三进的青砖大瓦房。以后老了想的话,可以回来住住。我估着我这趟回去, 村里很多少年、青壮会想着到时候跟着我返京。只要品性好、舍得力气干活的我都打算带走。”

要说是沈寄给了二狗子如今的富贵肯定不对。她只是帮着弄了鱼塘和最初的一些田。

二狗子有今天的气象, 更多是自己踏实肯干才得来的。

但如果没有最开始的那一步,没有魏家在背后撑腰, 他一个外乡人肯定做不到今天的成就。

魏家是没什么他能帮衬得上的了。所以如果能够把这份帮衬传递下去,帮到乡亲们他觉得就很好。

村里的人恐怕轻易不敢向魏家求助。毕竟魏楹离开已经是是二十四年前的事, 他们对他是陌生的。

而且曾经当过丞相的人,这几百年村里也就出了这么一个, 感觉距离太遥远了。

在村民心底县老爷都是需要仰望的啊。

其实这二十多年, 沈寄从来没有间断过往村里寄银子,可以说全村都受魏家的恩惠、也都感念于心。

而且当年,要不是魏楹应了他和王二叔的请求, 他们村的田地就全让人圈占了。

可哪怕魏楹人就在面前, 很和气的跟人说话也是一样。

那些人不敢轻易跟他说什么的, 能把话说囫囵就不错了。

但是找他二狗子带携,就没那么大的心理负担了。

他如今也有能力可以帮到人了。而且这么小的事, 也还真不值得劳动魏楹跟寄姐。

胡胖子有些触动, 搁下汤碗道:“你都能想到这些,我也不能让人戳我脊梁骨, 说我为富不仁。回头我也看看镇上、乡下哪里需要铺桥修路的,也要让人念我一声好啊!萦儿你也要记得,以后长大了也不能忘了造福乡里。”

“孙儿省得。”

吃完饭大家走路回住处。沈寄扶着汪氏走在屋檐下,只觉得满耳听着华安口音也很亲切。

回到靠近胡记商行的客栈, 魏楹这才从袖子里把小包子的信拿出来。

“小包子来信了,估计是有说说女学的事儿。”

娴姐儿和小豆沙立即便靠近了他, “爹|大哥,快拆来看看吧。”

“急什么?我早说了,你们是打算在马车上看还是打算吃饭的时候看?一边等着。”

姑侄俩只好坐到一边去候着魏楹看信,眼巴巴的看着他拆信、把信拿出来、展开……

沈寄在陪龙凤胎玩儿,“你还不如看完了再告诉她们呢。”

两小如今自己会走路了,果然又爱上了被人抱的感觉。

成日家就想赖在人怀里,脚不肯用来走路。

乳母倒是很乐意成天抱着他们,彰显存在的意义,不过沈寄不让。

有时候还是要逼他们自己走一走的,还是多动动对身体比较有好处的。

譬如这会儿就逗着他们在榻上遛弯儿,她绕着榻外侧扶着兄妹俩。

小亲王看娴姐儿不回屋就杵在哥嫂这边,便走过来接过小饺子,和沈寄一起牵两小饭后百步走。

在榻上走也不会亏大人的要。

小包子的信足有几页,那两姑侄就急巴巴的看着。

好容易魏楹看完了两页瞥她俩一眼,然后翻到最后一页看了看,随手递给娴姐儿。女学的事都在这最后一张上头了。

娴姐儿接过去,小豆沙赶紧凑过去一起看。

这几个月也没停了她的课,她认得的常用字越来越多了。不过要完全读懂信还是有困难。

娴姐儿便边看边说给小豆沙听。

刚开头小亲王便道:“娴姐儿、小豆沙,你们出去看。”

最后一页写女学的事,前面几页自然是关乎政事。

他看到魏楹看得皱眉头,便让那兴奋不已的两姑侄出去,省得在这儿扰到魏楹看信。

娴姐儿和小豆沙互相比了个‘噤声’。然后放轻脚步出去,远远儿的在廊下坐着继续看信。

两小看到他们出去了,便也不满足于在榻上遛弯儿,小手指着外头,“娘——”

沈寄抱起小莲蓉,“好,咱们外头去。”让他们在屋里闹,怕是也要吵到魏楹。

小亲王只得抱起小饺子。

牵着这么小的娃娃在地上走,来上那么两圈腰都要断的感觉。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