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二两娘子 第1o95节(1 / 2)

傅清明顿时面红耳赤,对马车里的红姨道了声‘我进去了’,脚步匆匆的就进去了。

红姨心头叹口气,如此一来,欠魏楹和沈寄的就更多了。

原本只是寄住此地、保得平安,同时有个名正言顺的出身好科举入仕。

可如今小包子为了让清明不陷进去,得罪了太子。谁知道将来会如何?总是要做好最坏的打算的。

小权儿哈哈一笑,“他还知道很臊皮啊。您不进去?”

“不了。”

傅清明进去便问有没有给他的信,有一封魏楹写给他的。又问不是说小豆沙还有信么?

小厮说四姑娘的信是写给二少爷的,问起他的事而已。

他展开魏楹的信看过,大哥倒是开解了他几句,又说这事并没有太严重。

他坐了半晌一直没有言语,直到小厮说二少爷回来了才起身迎出去。

“小包子,怎么样?”

小包子停下脚步,“认了错,到后来还算融洽。你们都过于担心了,还是父亲更了解太子,说他并不是气量狭小之辈。一时的气恼肯定是有的,毕竟他是上位者。但在心头记恨多年,这么件小事不至于。你、我将来也是要给他做事的。又不是一味推拒。”

顿了一下道:“总之看过父亲的信,太子气色好了不少。他开始疾言厉色的冲我发作出来,我心头就是一松。既然发作了,应该也是不会再记在心头的了。”

傅清明道:“就这么过了?”

“他还要用父亲。在平王和苏相夹击下,可以作为助力的洛王也出海了。父亲就是很难得的有生力量了。我听话风,他如今对我娘其实意见挺大。不过再怎么地,他总不至于和我娘过不去。”

傅清明还是觉得不能完全放心。也只能日后多留个心眼了。

小包子又道:“太子暗地里派人去靠山王封地了。这事儿怎么发展,我们拭目以待吧。”

千里之外的华安,汪氏牵着小豆沙,沈寄和魏楹一人抱一个小的,一家子都是比较素淡的打扮。

身后挽翠带着丫鬟,挎篮里装着祭品和香蜡纸钱等。他们这是去给沈父上坟去。

一切的开端就是沈父在镇上咽了气,然后沈寄的前身卖身葬父。

小亲王也和娴姐儿一道跟在后头。毕竟是大嫂亲爹,就算他们的身份不方便拜,一道去看看也好。

而且山上景致不错,趁着太阳还没有升得太高,去走走也好。

这一趟出游让小亲王觉得天地实在广大,难怪大嫂一直就想出门。

娴姐儿就笑他,活了十五年其实就在京城内外打转。

要不是去温泉庄子和半山寺,搞不好就在魏府和皇宫以及附近的公主府、郡主府、王府打转。

那就只有方圆二十里了。这回出门就是带他开眼界来的。

这会儿田间已经很多人在劳作了。

这夏日村民通常起个大早,一早晨就干完了一半的活,然后再回去吃早饭。

不然下午出来太热了。

魏家人的回归,也只是让村中的女眷忙活着招待十里八乡来客。

男丁却是没什么事儿,照旧做家里的农活。到了饭点还能直接去流水席那边吃饭,有鱼有肉。

不但不耽误事儿,反而方便无比。

二狗子的青砖大瓦房,预备等到农忙过了,村里壮丁都有了空闲再动土。

到时候都去搭把手很快就可以修好。他只需要提供饭菜和一些工钱就好。

农闲的时候去搭把手,大家也是很乐意的。

而且,的确有不少人家打算把儿子交托给二狗子,带去京城的主意。能对他家的事搭把手肯定更高兴。

小亲王看着很高兴,“真是好一派劳作的景象啊。我这趟回去,皇兄也不能再说我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就会听戏了。”

这是有一回他去二狗子的农庄,一时兴起下了田,将谷子当杂草拔掉。

被小豆沙说给皇帝听之后的事儿。

因为是去给‘亲爹’上坟,沈寄不好在路上说笑。

就没有提小亲王昨天在田坎边,问王二叔那个几岁的小胖孙,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的事儿。

他是不知道他已经被小胖娃鄙视惨了。

要不是王二叔叮嘱过,小胖娃就要出去告诉小伙伴们,京城来的贵客、魏家的姑爷啥都不认得了。一点都不晓得藏拙!

小豆沙深一脚、浅一脚的走着,嘴上问道:“外公跟娘长得像不像啊?”

沈寄道:“肯定像啊。你不像你爹么?”

“大姨说娘长得更像外婆,很像很像。”

“是啊,可是也有一两分像外公啊。”她可能真的长得偏向外家吧。

不然当初也不会被误认是穆王之女了。

那些人就以为她像芙叶亲娘,不太像穆王。就连凌先生都这么认为的。

“哦。”

汪氏问道:“小豆沙还能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