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矜持中带点得意jpg)
始皇陛下:“……”
能别再强调了吗?
知道你的运气好,但抢了朕的崽不说,竟然还要在朕的跟前炫耀,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
朕听着真的很不顺耳!
(不开心jpg)
【蕲年宫当即被封锁调动,挖藕的挖藕,称重的称重,从晨光绚丽忙碌到暮色苍苍。
“王上,公主。”
带着人称重的蒙毅声音都在抖,“共挖得莲藕七万九千六百二十三斤。”】
“多少?!”
越等越着急的诸秦君终于听见最终数字,也不禁为之震撼。
蕲年宫也不过是诸多离宫之一而已,里头的观景湖能有多大?顶了天也就几十亩。这样算起来,一亩莲藕的产量岂非能达到两三千斤?!
诸秦君:“!!!”
额的天爷啊!
寡人有点晕数字了。
天下黎庶:“!!!”
多少?
你说多少?!
诸夏大地地域广阔,有些地方的黎庶已然将藕作为吃食,可有些地方的黎庶甚至都不知道荷花还能长出藕来。
但现在,无人不为之心动。
或许藕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在极高的产量下,这些缺点已然不再是藕的缺点,而是他们的缺点——
就算是吃坏肚子,那也必须得是自个儿的肠胃不好啊!
(热忱jpg)
[我的天,这么多?]
[在政哥时期的产量藕的产量就已经这么高了吗?咱们现在常规种植的话,也就三四千斤一亩吧?(疑惑jpg]
[差不多吧,但很多基地都是浅水种植加精细化管理,管理得当能达到八千到一万斤每亩。]
[其实是楼上搞混了啦,那时候的亩和斤的标准跟咱们这时候不一样,咱们现在用的是政哥统一度量衡后重新制定的。亩产的总体换算起来,差不多是1比14。]
[哦哦,我说呢(吓我一跳jpg]
[其实也还行啦!]
[藕的问题和菱角的问题一样,主要是难保存外加需要水资源,这两个是硬伤,但总的来说,还是瑕不掩瑜的。]
[在政哥时期,主要是以中央统筹形式来考察地形、挖掘养殖塘,池塘里种植莲藕和菱角,顺便养点小鱼小虾,等到收获之后,池地的淤泥会被挖出来肥田,种稻、种桑,其实和桑基鱼塘差不多是一个模式。]
[对,各乡亭里等基层单位如果想挖养殖塘是需要先在官府登记备案的,毕竟种小麦这些主粮也需要水,总不能让别人家没水种地吧?]
[至于藕的保存,主要是制作成藕粉,大概十斤藕一斤粉,能保存个一两年,而且做藕粉剩下的藕渣也能吃。]
[藕、菱角、芋头、山药这四样产量都很高,但也都是需要做成粉才能长久保存的。]
诸秦君:“!!!”
什么?
像藕这样高产的粮食还有三样?
额的天爷啊!
寡人究竟错过了什么?!
(心痛jpg)
“农家博士何在?”
始皇陛下当即下令,“于治粟内史下设农部,置司农令,一应架构秩禄由丞相与治粟内史商议出章程来,不过这个不急,眼下当务之急,是进行藕、菱角、芋头、山药的养殖试验,总结出可推广的法子来。”
“唯。”
左右丞相、治粟内史以及农家博士神色一肃,纷纷出列应是,“臣谨遵皇帝陛下旨意。”
[其实很不错了,本来也只是作为主粮外的填补存在,在玉米、红薯、土豆这三大高产作物被从东洲引进之前,它们可是活人无数的。]
嬴政:“!!!”
能被后人提及的高产作物啊,只要想想就觉得心头火热。
“东洲是何处?”
他火速转头看他崽,目光炯炯,俨然已经迫不及待要派出铁骑去带土豆红薯玉米回家了。
朕听到,朕想要,朕得到。
(就是这么简单jpg)
知韫:“……”
东洲啊?
她大概晓得——
以华夏大地为世界中心,它西边的欧洲非洲就是西洲,随便喊个上西洲、下西洲,同理可得,东边的南北美洲就是东洲,随便喊个上东洲、下东洲,南边的大洋洲、南极洲也能随便喊个上南洲、下南洲。
蛮夷么,有名字就不错啦!
让天朝上国浪费脑细胞给蛮夷取寓意好的名字,做啥美梦呢!
(翻白眼jpg)
至于土豆玉米红薯……
爹啊,就咱现在这技术水平,跨海去美洲找还是很有难度的,也不晓得白令海峡能不能走,就算能走,万里之遥,又是在未开发的蛮荒地带,她估摸着派多少人都基本得死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