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道姮崽:天凉了,隔壁老茅也该上路了(墨镜jpg]
[烫知识:让一个快死的人活,很难,但让一个活着的人死,其实有一百种方法(微笑jpg]
嗯?
这意思是,她杀了茅焦?
[就这么说吧,小米、政哥、姮姐祖孙三代,政哥其实是道德水平最高的那个,另外两个简直就是大魔王。]
[别看姮姐纳谏如流的名声流传千古,但事实上,就没有几个谏官敢像对其余皇帝那样对她人身攻击的,因为她是真的不会惯着这帮人。]
[先秦士人为了吸引掌权者注意力,走的就是浮夸风,最喜欢危言耸听外加人身攻击,然后再来个欲扬先抑,但这股风气在太平年间被叫停,因为敢这样犯到姮姐手里,她会先把人送去挖渠修路、醒醒脑子。]
[她对谏官的要求:就事论事,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就直说,摆事实讲道理,但不接受浮夸地对她人身攻击。]
[如果是她决策错误且一意孤行,那她躺平任骂,指着她鼻子骂都行,但如果是沽名钓誉准备踩着她刷名声……]
[不好意思,你命没了,名也没了(微笑jpg]
天下士人:“……”
啊这……
倒也不是说偏爱务实风不对,就是吧,怎么瞧上去,她在某些方面的底线远低于她父亲?
说好的大秦白月光呢?
——怎么不是呢?
天下黎庶听懂了,她只接受合理的、摆事实讲道理的劝谏,不接受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指着她鼻子骂、踩着她来博取亢直刚烈之名的劝谏。
这有什么问题?
难道要像这个姓茅的一样,不关注民生大事,而是抓着秦王软禁参与谋逆的生母的事儿就对着他一通狂喷?
还商纣夏桀……
秦王若是商纣夏桀,敢这么对他说话,不早成肉泥了?
(白眼jpg)
[春秋笔法,值得拥有(比心jpg]
孔子:“……”
哦豁,这下好了,甚至都不用起承,就能直接转儒家了。
第944章 番外 太平令(44)
【九月,咸阳学宫广招贤才。
栎阳殿下拉着主管礼仪的奉常和学宫祭酒荀子嘀嘀咕咕许久,增加了秦王亲临学宫、在广场上的玄鸟旗下发表演讲的重要行程,并十分贴心地为秦王准备好了演讲稿。
“明日早上辰时,咸阳学宫广场,升玄鸟旗、唱校歌,而后阿父发表讲话。”
她郑重地将拟定好的行程表交于秦王手中,神色笃定,“阿父信我,这绝对是非常完美的一套流程。”
——命比大秦国祚还长。】
嬴政:“……”
始皇陛下和诸秦君:“……”
等等,她在心里头想什么来着?什么比什么长?
(满头小问号jpg)
知韫:“???”
都说了,能不能不要擅自使用读心术?这是侵犯隐私和人权哒!
被迫吐露心声的太子殿下只觉得头发发麻、背后发凉,一骨碌站起来就想偷溜,却被皇帝陛下眼疾手快地摁住。
“命比大秦国祚长?”
嬴政语气温柔,“那宝儿以为,我大秦的国祚几何啊?”
“……这我哪知道啊?”
对上“温柔”得让人惊恐的老父亲,太子殿下略心虚气短,讪讪道,“大概也许可能有个二三四五百年吧?”
嬴政:“……”
他沉默良久,才勉为其难道,“把二去掉。”
又想了想,“三也去掉。”
再怎么样,四五百年总得有吧?如此,加上秦一统天下前的时间,勉勉强强也有个千年,这应该不算过分吧?
他甚至都不要求万世了诶!
(超级勉强jpg)
知韫欲言又止。
有没有一种可能,除了把自个儿分成两截的汉和宋外,封建大一统王朝里就没有是一个存在超过三百年的?
算了。
有二世而亡的噩耗在前,还是别戳她爹那脆弱的小心灵了。
于是她勉强道,“咱努力吧。”
虽然吧,其实她也不晓得当努力的祖宗对上败家的不肖子孙时,胜算究竟能有多大。
——说实话,真要是遇上败家子,那还不如早点亡呢。
(在心里嘀咕jpg)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姮崽啊,敢不敢大声说出来啊,别丢份儿啊(斜眼笑jpg]
[别闹,真要说出来,那她不得挨揍啊(笑哭jpg]
[政哥不舍得的啦!]
[虽然但是,姮崽这话其实也没说错,升国旗、奏国歌、发表国旗下讲话,虽然中间停用了一段时间,但咱们现在不是又捡回来用了嘛?咳,大秦可没有复国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