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十六章 请君入瓮来(1 / 2)

加入书签

“哪个厢房?那儿不是衙役睡觉的地方么?你确定?”

言照清斜睨她,面上分毫不相信。

阿弥面不改色心不跳,点头道:“错不了,就是那儿。我知道在哪儿,你照我说的走就是了。”

言照清笑一声,心头想着:倒要看看她在这森严高墙之内能有什么花招。便按照阿弥指的方向,先往左转。

今日早晨找到的藏粮处并不在这儿,这小狐狸若不是在耍花招,就是秦自得挪了藏粮的地方,她还不知道。

“推开那面墙,开关在由下数第五行,左起第七块。摁下去便是了。”

这倒是他们这两天漏掉了的一个地方。

言照清瞧见才哥儿面上一凛,眉头微微蹙起来,有些懊恼,又带上了警戒。言照清安抚才哥儿,微微点了一点头。

小狐狸发话,言照清照做,在那块墙砖上谨慎敲打了两下,才稍微用了里摁下,才一摁下,听见墙砖摩擦声一起,人就立即闪到一旁,连带才哥儿都一起往旁边闪。

唯恐里头有暗器飞出伤人。

阿弥有意“噗呲”一声笑出声,嘲笑二人的紧张,“你们执金吾的胆子怎的这么小?”

言照清斜她一眼,没出声,瞧见墙上开了一个能容一人通过的方洞,问阿弥:“然后呢?”

“自然是进去啊。”

阿弥认真瞧着他,眼中的同情分明是将言照清当成是个傻子。

“你不是要粮么?粮就在里头。”

言照清不信,这跟他们今日找到的藏粮处根本不是一个地方。莫说不是一个地方,它们俩根本就在两个方向上,一个在东,一个在西,一个在地面上,一个——

言照清感受了一下里头扑面而来的森森冷气。

会有人把粮食藏在地下?粮仓储粮向来要求干燥通风,忌潮湿忌阴暗,往地下藏粮,这不叫粮食都潮湿烂在下头?

“你不信我?你不想开仓赈灾?外头的百姓可都等着米下锅呢。”

这一回,到阿弥揶揄他们执金吾。

言照清冷冷瞧她一眼,在房中翻出两个火把——那火把瞧着是一直备在房中的,倒还真是时常有人用火把照明并进出的模样。

点了火把,仍旧是言照清先行,深吸了一口气后,言照清略微矮身,进了洞里。

逼仄,阴暗,潮湿。

言照清走在这狭窄的洞中,只觉得心脏砰砰跳动得十分厉害,四面八方来的紧迫感扑头盖脸地朝他袭来,叫他不得不屏住了呼吸,时不时地晃动几下火把,好像有什么东西真的兜头朝他冲过来,他要用火把吓退它。

身后的才哥儿脚步声很重,叫言照清略微放了心。他察觉到才哥儿落后了他五尺,执金吾的横刀长二尺五,那小狐狸的手臂也不长,现在洞中过窄,他们都得擦着两旁的洞壁通行,若是她有心在他空门后背一扎,他可就一命呜呼了。

才哥儿下意识的做法,叫言照清心中感慨,总觉得有这样一帮战友,他这几年才走得比别人更快一些。

“还有多远?”

洞里的逼仄像一只手,掐着言照清的喉咙,言照清一路屏息,一直到自己差些不能呼吸,才缓慢地深呼吸一口,缓缓吐气,问身后的人。

“走就是了,尽头就是。”

那只小狐狸平声说着,叫言照清猜测不到她的心思。

往前再行十来步,突然豁然开朗,一间二十步长方的斗室映在言照清眼前。

斗室一片潮湿,空气之中迷茫着藏过的东西残留的味道,那味道十分刺鼻,又叫言照清觉得熟悉,无声闻嗅两下,心中大惊。

黑土!

废太子党竟然在县衙之中藏黑土?

言照清回身同才哥儿对看一眼,没错过才哥儿了然又震惊的神情,也没错过阿弥仔细看着他的得意的笑眼。

言照清垂眸敛眉,问阿弥:“哪儿呢?你说的粮食。”

阿弥用刀尖指一指言照清身后,“言大人的眼神是不是不太好?那儿不是有往上的台阶么?”

往上?

“小狐狸,这好像不太对啊,这往外是在县衙里,还是县衙外头?咱们走了这么远,怕不是已经出了县衙了吧?”

才哥儿一副不齿下问的模样,也将言照清心中所想给摆上了台面。

阿弥大惊小怪一般,“怎么会?自然是还在县衙里头。藏米的地方在后院西侧夹层房中,只有这一条地道可以上去。上去了,就是藏粮的地方了。”

后院西侧夹层房,倒是他们今天找着的地方,可是——

“就在后院西侧,咱们怎的不走地面?”

阿弥面上露出无辜,“地面走不了啊!那个房子四周都垒砌封闭严实了,只有这一个地道可以通上去,往时秦伯伯都这么带着我走的。平日里运粮也从这儿走的。”

“这么窄,怎么过车?”才哥儿问道。

阿弥瞪大了眼,“还想过车?咱们往县衙里头运粮都是不叫别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