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清代后妃杂识(出书版) 第25节(1 / 5)

第一节 清太宗即位前的两位嫡室

一、元妃

[简介]

太宗元妃钮祜禄氏,弘毅公巴图鲁额亦都之女。嫁与太宗为嫡福晋。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生第三子洛博会。后因轻慢无礼,遭太宗遗弃。其后不明。

——————————

1辽宁省档案馆编:《满洲实录》,上函,第356页。

[概述]

元妃出身索和济巴颜系钮祜禄氏,此系的始祖名为索和济巴颜,他的五个孙子形成了庞大的家族,是清代钮祜禄一姓内最庞大也是最著名的一系,弘毅公额亦都家族与和珅家族均出自此系。元妃是五大臣之一额亦都的女儿。根据《开国佐运功臣弘毅公家谱》的记载,额亦都先后娶有五位妻妾,分别为太祖第四女和硕公主、觉罗礼敦巴图鲁之女郡主、正蓝旗满洲佟佳氏、佟佳氏之妹,还有一位姓氏无考。这五位妻妾一共生有十七子十二女。十二女中,第一女生于万历十五年,第二女、第三女生于万历十七年,第四女、第五女、第六女生于万历二十年,第七女生于万历二十一年,第八女生于万历二十七年,第九女、第十女、第十一女均生于万历三十一年,第十二女生年无考。对于这十二位女儿的婚姻情况,谱中只说“一女为太宗文皇帝妃,佟佳氏所出。一女适贝子尼堪,公主所出。一女适正白旗满洲一等子都统吴拜。其九女所适姓氏无考。”由此可知,元妃是额亦都与佟佳氏所生。1太宗生于万历二十年,且元妃在万历三十九年生育,故而元妃应该是第一女到第七女中的一位。其他史料又提及元妃为车尔格宜之妹,车尔格宜是额亦都的第三子,生于万历十七年(1589年),所以元妃应该是第二女到第七女中的一位。2

元妃是在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之前已经嫁与太宗为嫡福晋,是太宗的第一位嫡室,故而后世称其为“元妃”。万历三十九年,她生育了太宗第三子洛博会,但是洛博会在七岁时夭折。

最终,元妃因轻慢无礼而被太宗遗弃,事见《满文老档》。此处将《满文老档》相关译本录出如下:

天命八年五月初九日,汗曰:“初我未乘轿,诸福晋亦不乘之。斋桑古阿哥之母在时,轻漫于我,赴我家宴,来去皆乘轿,故因如此作恶致罪而死。又车尔格宜之妹豪格之母,来往其父家时,乘拖床经大阿哥、阿济格之门,也乘拖床进我之门。因其轻漫之恶行,以致获罪,被其夫弃

——————————

1谨按,在《开国佐运功臣弘毅公家谱》中,额亦都先娶之佟佳氏所出记为“佟佳氏夫人出”,后娶之佟佳氏所出记为“佟佳氏夫人之妹出”。

2此段钮祜禄氏谱系,整理自《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开国佐运功臣弘毅公家谱》《清代谱牒档案(缩微胶卷)》。

之。诸贝勒勿辱新弟媳、子妇等;诸弟媳、子妇亦勿似昔致罪之福晋等,侮漫长者。”1

由于车尔格宜是元妃钮祜禄氏之异母兄,豪格则是继妃乌喇纳喇氏所出之子,所以在之前的研究中,对于被太宗遗弃的福晋究竟是元妃还是继妃,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学术界有过争议。

仔细分析原文,其“又车尔格宜之妹豪格之母,来往其父家时,乘拖床经大阿哥、阿济格之门,也乘拖床进我之门。因其轻漫之恶行,以致获罪,被其夫弃之”一段,原文满文作“jai rgci non,hoo i ive,i aai boode nere jidere de,aba a i duka ajia i duka be huncu de tchei dulei duka de huncu de tehei dosjiha,tuttu yohdaraku che ofisui isifi cin waliyaha”2此内,“其父”之“其”所用代词为单数形式之“i”,意为“他的”,表示“车尔格宜之妹豪格之母”是同一个单数个体,“车尔格宜之妹”和“豪格之母”是同位语的关系。加之,元妃钮祜禄氏是太宗的第一位嫡室,虽然继妃乌喇纳喇氏生子早于元妃,但是当时元妃仍是太宗之嫡室,身份高于继妃,亦是豪格之嫡母。反之,若此处被遗弃之福晋为继妃,则无法解释“车尔格宜之妹”的描述。故而在此认为被太宗遗弃的福晋是元妃钮祜禄氏。

在《满文老档》中,太宗对元妃的“遗弃”,原文满文作“waliyaha”,意为“抛弃了”“撇下了”,与太祖大妃乌喇纳喇氏大归时所用“hoko”一词并不相同。因此,元妃是否彻底与太宗离异,乃至被逐回娘家,尚不明确。

二、继妃

[简介]

太宗继妃乌喇纳喇氏,乌喇贝勒博克铎之女。嫁与太宗为侧室。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三月十三日,生第一子和硕武肃亲王豪格。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生第二子洛格。之后被立为嫡室。天命六年三月十二日,生第一女固伦公主。其后不明。

——————————

1中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