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637章明年争取日产千辆(2 / 2)

辆的盛况,到了那一步,其影响将是天翻地覆的。”

“一天……几千辆?”罗通听得瞠目结舌,几乎不敢相信自已的耳朵。

燕王殿下的雄心,实在超出了他的想象。

他忍不住问道:“殿下,且不说如何实现如此庞大的产量,就算造出来了,销路何在?一天几千辆,一月便是十余万辆,即便价格再亲民,总不能低于一贯钱吧?我大唐天下,能消费得起的人,当真有这么多吗?”

“没错!”李想的目光深邃而坚定,“你只看到了车,却没看到车背后的人。”

“若一日能产五千辆,单是二八自行车作坊本身,雇工便可达数千乃至上万。而为它提供零件的配套作坊,少说也有几十家,又能吸纳上万名工匠。”

“再加上销售、运送、维修保养的环节,整个产业链能养活的人口,将轻松超过三万人。”

“这三万个劳力,背后就是三万户家庭,他们都将因自行车而生活富足。于国,这样一座作坊,每年上缴的税赋便可达二十万贯以上,这难道不是一桩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吗?”

李想之所以不厌其烦地解释,就是要让罗通明白,这绝非仅仅是造车卖钱。

这其中的道理,与后世地方争抢大型车企落地如出一辙,看重的正是其对就业、税收和整个地方经济的巨大拉动效应。

在他眼中,如今的自行车,之于大唐,便如后世的汽车产业,是撬动整个经济格局的杠杆。

当然,他心中还有一个念想,若是能从遥远的美洲大陆引来橡胶树,在南方诸地广为种植,让自行车换上更有弹性的橡胶轮胎,那才算是真正的完美。

a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