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637章明年争取日产千辆(1 / 2)

刘谨的思绪飞速转动,瞬间便想通了其中关节,脸上的忧色尽去,转为抑制不住的兴奋。

“若真能如此,自行车价廉,则万民受益,此乃大唐之福!更重要的是,我燕王府手握如此海量的精钢,便意味着能源源不断地打造出精良的兵甲,若战事需要,府库中的兵器将取之不尽!”

“正是此理。”李想颔首,目光深远,“但眼光要放长远些。钢铁、煤炭与水泥,此三者,乃是我大唐迈向强盛的基石。”

“钢铁要增产,煤炭的开采也要齐头并进。至于水泥,是时侯将技术进一步放开,让更多的作坊涌现,让大唐处处皆有通途。”

随着一阵轻快的金属摩擦声,秦怀玉驾驭着那新奇的自行车,在李想和刘谨面前灵巧地停下。

“殿下,此物当真神妙!有了这自行车,往来奔走,何其迅捷。莫说巡捕司可用,便是我大唐军旅,亦可酌情配备一二。”

李想微微颔首,目光深远:“军中大规模换装为时尚早,崎岖野地,铁马终究不及战马。不过,倒是可以先打造一批特制车辆,交由十二卫试用,探一探它的潜力。”

毕竟,在可预见的未来,骑兵依旧是地面作战的王者。

李想虽在极力推行水泥官道,但覆盖范围终究有限。

“殿下,此车的形制已然大定,虽细节尚有可精进之处,但各部机件已可量产。”一直默立一旁的罗通此时开口,辞恳切,“是否可以先试制千辆,投放市井,看看销路如何?”

“可。”李想的视线从车上移开,落到罗通身上,“就按此规格,先造一千辆。但有些事,要在制造中不断求精。尤其是耐用性和造价,你们要反复权衡。”

“另外,二八自行车作坊要着手建立一套度量之法,成立专门的测量组,用以测算每个部件乃至整车的优劣,所有试验中得出的数据,都要妥善归档利用。”

大唐的工业,尚在萌芽,一切都显得粗放。

李想毕竟见识过后世的景象,对那些看似寻常的部件背后所蕴含的工艺和标准,有着远超当下的理解。

就如后世汽车,其产业化之精细,令人叹为观止。

车身框架的每一个冲压件,不仅要尺寸分毫不差,焊接的牢固程度更有严苛的标准。

如何验证?

各家都有秘而不传的法门。

又比如车轮上那根黑乎乎的悬架弹簧,看似粗笨,毫无技术可。

实则不然,它需记足的条件极为复杂。

除了基本的尺寸与承重要求,其表面应力、不通负载下的形变幅度、乃至抗疲劳的极限……

每一项背后,都是无数次试验和积累的成果。

这些深层次的要求,非一日之功,而是一个漫长的沉淀过程。

李想期望以这小小的自行车为引,将他在观狮山书院中逐步推行的标准l系与理念,渗透到各个作坊的血脉之中。

这番作为,短期内或许难见奇效,但从长远看,却是为大唐的工业根基浇筑磐石,为一个全新时代的到来积蓄力量。

“殿下放心,二八自行车作坊的工序,正是借鉴了四轮马车作坊的流水作业之法。眼下部件多由机械作坊统一制造,日后熟练了,便可将部分部件交由其他专精此道的作坊承制。”

作为燕王府的老人,罗通对李想的宏图总能领会七八分。

“自行车的核心,比如车架的设计,以及链条和刹车片这些关键部件,由我们的主作坊亲自把控。至于其余的构件,则全部分包给外部的作坊去生产。”

李想顿了顿,补充道,“为防止任何一家独大,我要求每一种零件,都必须确保有不低于两家的供应商,让他们相互竞争,优胜劣汰。”

李想深知,今日的善意若不加以约束,便可能在未来滋生出难以撼动的垄断巨头,那是自寻烦恼。

尽管眼下这些零件技术尚浅,谁都能仿制,谈不上垄断。

但长远来看,随着工艺日渐精深,技术壁垒一旦形成,局面就完全不通了。

他脑海中浮现出后世某些产业的景象,看似供应商林立,实则在一些核心部件上,全球只有寥寥数家能达到顶尖水准,从而扼住整个产业链的咽喉。

“王爷,您尽管宽心。”罗通躬身禀报,“二八自行车作坊那边,已经在和城中各家作坊洽谈,准备将部分零件的制造任务下放。若一切顺利,作坊日产量可达数百辆。”

“几百辆,作为今年的起步,尚可。”

李想点了点头,随即语出惊人,“但我的目标是,明年此时,日产必须突破一千辆。未来,我更希望看到日产数千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