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581章柴家要涨蜂蜜价格(1 / 2)

“这么说,现在不能买了?”

杜芳也不是傻子,杜书这是什么意思,他当然知道。

杜家的产业,没有一个与“衣”有关的,纺织方面的人才自然不多。

而且这脱粒的机器的价格也太高了,而且光脱粒的话,棉花价格也涨不了多少,想要把脱粒机的成本赚回来,还不知道要卖多少。

确实没什么用。

“郎君,崔家,萧家,卢家,长孙家,都在朔州建了一家专门生产棉布的作坊。虽然每家每户都种了不少棉花,可真要说起来,还真不一定能记足作坊的需要。所以,他们肯定要从市场上买棉花,我看,与其建作坊,还不如多买些地,多种些棉花,赚的钱未必比他们少。”

杜家的实力,杜书是知道的。

纺织方面,跟崔家和萧家没法比。

不过,如果只是比拼种植的话,那就是看谁更加用心了。

“那行,就按你说的办吧,回头你去一趟朔州,看能否再买些地,明年都种上棉花。

杜芳道不象杜荷那样常常感情用事。

既然种棉花赚的钱和别人脱粒一样多,干嘛要白费这个功夫?

……

自古以来,蜂蜜都是最好的补品,一直都是贡品。

长安城里住着那么多达官贵人,对蜂蜜的需求量自然也是极高的。

因为在大唐养殖蜂蜜并不受百姓欢迎,所以很多时侯,还是要靠山民自已去采集野蜂蜜,然后再卖给那些收购的商人。

虽说蜂蜜大多都是零星收购,但长安城之中,整个西市也就一家卖蜂蜜的店铺,其它人根本不敢让这个生意。

因为这个店铺,是柴家开的。

当然,各大店铺的掌柜们,倒不是怕了柴家,而是蜂蜜的产量有限,虽然价格不菲,但是利润并不足以支撑世家子弟们去争夺。

柴家一开始还担心,大量的糖霜会影响蜂蜜的需求量。

结果一点影响都没有。

就算是最好的白糖,也比不上蜂蜜的味道。

比如糖水什么的,怎么也不可能比得上蜂蜜水。

“郎君,上个月蜂蜜的价格涨了两成,可销量却比上个月好了许多。我打听了一下,光是那个好利来的蜂蜜面包,就占了我们店里三成的蜂蜜销量。”

柴家的蜂蜜铺子里,掌柜的正在向柴令武介绍着最近的情况。

柴令武身为柴家的二郎,又是李世民的乘龙快婿,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滋润。

特别是柴家,因为他的坚持,垄断了西市的蜂蜜生意,他在家族中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

“既然这样的话,这个月的价格就再涨两成吧。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如今蜂蜜供不应求,价格高一些也很正常。”

“我也是这么想的,这蜂蜜放上几年都不会变质。还不如把买来的蜂蜜存起来,每天只限卖几十斤。等下个月的时侯,我们再加价。”

“行,那就按你说的办。”

……

张小田已经在草原上呆了快一年。

张小田这一次的任务,随着河东道总管李客师、副总管契苾何力率军杀入草原,也就宣告结束。

将薛延陀部落在朔州周围五百里范围内的一切都清理干净之后,张小田顺利的返回朔州,准备前往长安城享福去了。

一部分愿意继续刀口舔血的倭人,则被派往登州,加入淳于氏率领的捕奴队。

大部分想要安稳生活的倭人,以及中途被俘虏的薛延陀人,都会被派往长安和江南道。

张小田,张治,张铁三个人,都是准备在长安城里生活的人。

在草原上发了一笔横财,现在身家不菲的张小田,准备回到朔州,好好的爽一把。

然后,他们便会启程,返回长安。

“队长,去年我们去朔州城的时侯,朔州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都怀疑,我们是不是走错了地方。”

朔州城的大街上,张治跟着张小田四处乱逛。

“是不一样了。其实一进城我就觉得有些不对劲,原本往北走几里路就是一片草地,但现在已经变成了一片肥沃的土地,种着所谓的棉花。城中的作坊也多了起来,人也多了起来。”

张小田看着街道两旁的景象,只觉得眼花缭乱,心中更是为自已能够加入大唐而感到骄傲。

“首领,这些唐人还真是财大气粗啊,居然开垦出这么多的田地来种花。”

张铁用一种奇怪的语气说出了自已的疑惑。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